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05月19日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痛惜!穿山越海成坦途,院士已乘高铁去-科协改革进行时

痛惜!穿山越海成坦途,院士已乘高铁去-科协改革进行时

当你到莽莽秦岭去,
你一定会惊异于几十个
大大小小山洞构成的壮观隧道群;
当你乘坐地铁,你一定能体会到
穿行在地下的方便快捷。
有一个名字我们应该知道,
他就是引领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
实现一次次飞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梦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
2018年9月20日下午,北京时间记者从王梦恕院士之子王磊处获悉,其父刚刚离世,享年80岁。
王梦恕尹俊熙,1938年12月24日生于河南省温县,为我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并兼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王梦恕作为央企走出的科学家,从事铁路工程科技工作40余年来,主持国内多条海底、江河水下隧道、城市地铁的设计、施工研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论研究、科学试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指导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促进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1999年获詹天佑大奖和原国家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

他力挺中国高铁建设,曾有一句名言令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希望有一天,其他国家的人一提到手表就想到瑞士;提到高铁,就会想到中国。
如今,他的这句话,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已经成为现实!
越是困难越向前
王梦恕生于河南省温县安乐寨。寨子虽小,但学风兴盛、人才辈出岳翎老公,先后走出30多位大学教授和教授级高工。
父亲在陇海铁路任职,王梦恕跟随父母流动在铁路沿线。从河南温县到三门峡再到陕西宝鸡。
清贫的生活里,理想照亮了人生。他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让中国人能在自己的铁路上坐着火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在宝鸡蔡家坡中学里,这个总是拧着眉毛、性格倔强、成绩出色的孩子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告诉他,铁路特别需要科学,修铁路也能当科学家。在老师的引导下,詹天佑成为他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王山水,百废待兴。王梦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铁路学校,他先在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学习桥梁专业,后考入唐山铁道学院,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批研究生,后把专业方向从桥梁改为隧道。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管天寒地冻,只要有地方,拿起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1961年,王梦恕从唐山铁道学院毕业。
1965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修建新中国第一条地铁。铁道部要求唐山铁道学院选送老师支援北京地铁建设。留校不到一年的王梦恕主动请缨,成为我国第一条地铁建设中的技术人员。
一次偶然的技术图纸审查,26岁的王梦恕发现,施工设计图内净空计算没有考虑施工中的贯通误差。如果按原图纸施工,列车就会碰到隧道壁上。王梦恕当即把事态的严重性汇报上去。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紧急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扩大净空将带来3万张图纸返工,工期推迟3个月。王梦恕当场用纸片做了一个简易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会后又带着仪器冒着风雪到1.5公里的渠道内反复测量。局领导最后做出决定:3万张图纸全部返工,工期推迟。5年后,没有采用任何国外技术,自力更生修建的我国第一条地铁胜利完工。这个过程中,大家对这个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1970年,由于爱人毕业后分配到成都铁路局峨眉铁路医院工作,王梦恕离开北京到四川峨眉燕岗内燃机务段,成了“废利班”的一名工人。“废利班”即“废物材料修理和利用班”。远离京城,学非所用,但工人们的热情朴实温暖了他的心。他带领大家修理废物,搞技术革新,一项项成绩让小小机务段闪出光芒,峨眉燕岗内燃机务段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内燃机车优秀样板机务段,王梦恕在不是自己本行的专业也干出了名堂!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为了解决国家重点地下工程的技术难题,王梦恕被调往洛阳。
1980年底,隧道局南下广东修建国家重点工程衡广复线坪石至乐昌段11座隧道和3座大桥。其中,位于粤北崇山峻岭中的大瑶山隧道全长14.3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是当时国内第一、亚洲第三的长隧道,施工方法拟采用大型机械化作业。这在中国隧道修建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技术人员制定了几十项难点技术攻关项目,每一项都是世界级难题。作为隧道局科研所结构研究室主任,王梦恕彻夜难眠。

▲王梦恕于1981年在隧道出口
在大瑶山隧道建设之前,我国隧道建设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以上世纪50年代的宝成线秦岭隧道为代表,全部采用人力修建;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昆线沙木拉达隧道为代表,使用小型机械操作。全长14.3公里的大瑶山隧道如果采用传统施工方法,仅运送所需的木料就要用火车专列80整列许楚涵,相当于砍掉数百亩森林!
王梦恕决心使大瑶山隧道产生新的飞跃。采用国际先进的新方法,不用木料支撑,而靠喷射混凝土和底层的锚杆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将不稳固的岩石吊压在围岩上,从而使隧道施工有更大空间,以便大型机械施工作业。由于是新的支护方法,大家都不敢进洞。王梦恕带头走进没有木头支撑的山洞,对工人说:“不要怕,要相信科学。要砸先砸我!”
中国人自己修建大瑶山隧道的消息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成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疑虑。王梦恕郑重告诉外国专家:“我们能行!”
王梦恕带领20名科技人员在雷公尖隧道进行深孔光面爆破、一次支护设计、施工、监控量测变位等全工艺试验,共完成180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仪器的全面试验,确定了大瑶山隧道的施工方法,为大瑶山隧道顺利开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王梦恕平均每天要在洞里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他不分昼夜在工地实验,还抽空整理技术资料,撰写论文。在实验最关键的日子,大姐病危。王梦恕跟大姐感情很深,是大姐在父母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把王梦恕抚养大,又含辛茹苦供他上学。王梦恕在大姐床边守候了一天后赶回了工地。不久,大姐病逝。王梦恕面向北方放声痛哭梁紫丹。后来,他写下一首词————“瑶山青,武水清。两岸群山常迎送,谁知别离情!音尚在,心已空。梦里几番托雁信,公事未允行。”

▲王梦恕在工作中。
葱茏的大瑶山,万名隧道建设者们驻扎在群山之中,工点蜿蜒上百公里。白天,人声鼎沸、机声隆隆;夜晚,星光灯火、辉映如画。
经过万余名隧道工人的艰苦奋战,1987年5月6日,大瑶山隧道胜利贯通未来光脑系统,标志着中国人有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隧道。彻底改变了我国近百年铁路隧道的修建方法,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被誉为中国铁道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王梦恕主持研究开发的“大瑶山长大铁路隧道修建新技术”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浅埋深挖”的突破
从大瑶山开始,王梦恕的隧道和地下工程事业,也开始走向一个个辉煌。
1984年底,王梦恕接到隧道局通知颠沛流离造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试验,确保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施工不搬迁、不扰民,要安全地从居民房屋下通过。在这样的土质地层开凿历史上,没有先例。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经过无数次失败、再尝试,1986年5月,王梦恕主持的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630米黄土段浅埋暗挖实验成功。这一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又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的诞生。
1986年初的一天,正在主持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黄土层双线浅埋隧道施工实验的王梦恕到北京办事。走在长安街上,看到不少人在忙着测量路面、圈地刨树。他好奇地上前询问阮嘉欣。人家告诉他:“因为要修地铁折返线,附近的树木都要刨掉人皮锦衣,立交桥也要拆掉。”王梦恕一听就急了:“长安街上高楼林立,明挖势必影响地面交通岛田瑠那。”
但是1986年以前,提起修建地铁,人们只知道“开膛破肚”。王梦恕想: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原理已经运用到军都山隧道等工程上,显示出优越性,为什么不能在地铁建设中,搞出一种暗挖新方法?他立即赶到北京,建议采用暗挖技术修建地铁。
经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浅埋暗挖法具有很大优越性。经过反复斟酌,一份详细的报告送到北京市政府。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王梦恕收到了回音:暗挖方案获得了专家论证会的一致肯定。1986年5月,北京市计委、建委、市政管委联合决定: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由隧道局采用暗挖法设计、施工。
地铁复兴门折返线,位于长安街复兴门立交桥正东方,地面车水马龙,地下管线密布,地质结构十分复杂。铁道部领导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将此生过险关。”王梦恕带领30多名工程师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疏忽。每天一进隧洞就是十几个小时,饭菜是送进去的,只好和着粉尘吃。
“静悄悄”的12个月过去了,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胜利建成。没有出现车辆绕行、房屋拆迁、尘土飞扬的场面,地面上的人们很难觉察到这里曾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施工。王梦恕主持创造的“浅埋暗挖法”,为地铁修建开辟了一条新路,甩掉了中国地铁施工只能明挖的帽子,使我国跻身世界地铁施工暗挖技术先进行列。“浅埋暗挖法”被评为国家一级工法,开创了我国地铁建设的新时代,在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王梦恕主持研究开发的“浅埋暗挖法地铁综合配套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白发魔主,王梦恕到日本名古屋地铁盾构施工现场考察。
快速发展的中国,给了王梦恕一次次施展才华的机遇。
在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的建设中,带领科技人员首次采用隧道敞开式掘进机TMB设计和施工,使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要指出问题所在和怎么干
在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建设中,带领技术人员攻克世界性岩溶地质难题。
古稀之年的王梦恕仍奔波在工程建设一线,哪里有棘手的问题他就去哪里。面对工程中的复杂问题,王梦恕敢于拍板。他说:“在思想方法上,特别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你要能指出问题所在和怎么干,怎么下手,而不能搞似是而非的东西。”
王梦恕有一句名言————“干一个工程要给人留下遗产而不是遗憾发呆哥事件。”他认为,好工程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程。要有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方案、合理合同,该花多少钱就得花多少钱,该用多长时间就得用多长时间,而不能片面追求“低造价”和“提前竣工”。他认为,一个工程的方案是好是坏看起来似乎是能力问题,其实有很多是品质问题。

▲1996年王梦恕在广州地铁公园前站现场指导我要金龟婿。
他在很多场合呼吁:“对国家的资金投入需要珍惜”。他认为,不要一味地贪大求洋。做工程不考虑实际情况郑在娟,盲目求新,甚至盲目相信国外技术,相信国外的所谓“专家”储世新简介,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他呼吁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重视方案设计,反对一味追求奢华和外在形式,避免无谓的浪费和能源消耗。他认为,建筑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因为环境要留给子孙后代;还要考虑社会效益,要安全实用,让老百姓能享受得起、得到实惠;最后才是企业的利益。他主张建筑应该遵循安全、可靠、实用、经济、先进的原则,次序不能颠倒。
王梦恕认为,修铁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并不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好。他在各种会议上呼吁建议采用钻爆法孙杨国歌门,这种方法可以更多地雇佣农民工。在4万亿元投资中,有6000亿元投资铁路。原来有专家测算要从国外引进40台掘进机用于隧道建设,一台掘进机要3亿元左右。后来有关部门采纳了他的建议,40台掘进机的购置计划改为2台。

▲2003年,王梦恕在南京地铁TA15标段盾构机刀盘前查看。
他还呼吁要考虑中国工业的发展,利用大型工程带动我国相关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并身体力行推动隧道设备的国产化,热心为企业做技术指导。
新领域的“开路先锋”
王梦恕在上世纪80年代就预言:“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作为重要资源开发的世纪。昨天我们看世界,明天世界看中国。”他认为,面对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地下空间将作为重要资源开发。如何通过科技改善在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居住空间狭小的地球环境,一是“上天”,发展太空空间事业,二就是“入地”,开发地下空间领域。地下空间与太空空间相比,开发费用相对较低,前景广阔。如果地下空间能被充分利用,世界将变得不再狭小。
如今,地下铁道、地下越江隧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筑,正在飞速发展。地下油库的建设、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等新的课题吸引科技工作者不断研究。地下空间的开发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遇水架桥的思路已经不是惟一,我国隧道施工已开始从山岭隧道、城市地下空间进入江河海洋地下空间。

▲王梦恕院士1998年4月25日在北京地铁天安门站地下隧道施工工地工作中。(来源:院士风采)
王梦恕所在中铁隧道局集团依托国家“863”计划盾构项目,在隧道和地下工程新领域开发中,承揽了西气东输过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厦门越海等穿江越海工程。江河海洋地下工程已成为建筑业新的增长点。
1997年4月,铁道部投资1700万元,在北方交通大学建起了我国第一个地下工程试验室,由王梦恕牵头组建,他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和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培养高级人才。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课总是品德课。高尚品德的培养是工程技术人员成才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品德决定了工作的好坏。一个人要有责任感、爱国心,否则没有原动力隔山取火。他还认为,搞研究不理论联系实际不行,地质、岩石力学等必须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他说:“谁都知道现场危险,现场辛苦吴中服装学校,但干隧道的坐办公室一事无成!”他常常讲,搞研究还要有团队精神。做事先做人,一滴水很快就会蒸发,只有汇入江河大海才能长存。

▲2007年王梦恕在青藏铁路旁留影。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原定到2020年达到的12万公里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在2015年提前超额完成。我国铁路建设具有很强的工程实力,技术水平高、价格低、施工快。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说中国高铁不安全,王梦恕表示,这是“人为的胡闹”。当然,高铁并非越快越好,铁路运营要求安全、可靠、实用、经济。为什么有的铁路按照350公里的时速修建,却只跑250公里?就是因为这样比较经济。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人吃饭一样,八分饱最健康”。
在他的技术专著的首页,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以诚恳待人,以勤劳补拙,以简朴度日,心怀祖国屠臣夫人,文君竹汇聚众人之智,才能完成大业。”
如今,
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从央企走出的科学家,
老先生带着他的梦想走了,
中国的高铁在广袤的大地上向前驶去…
一声声鸣笛,是哀悼,也是致敬!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来源:国资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