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9年03月27日
被遗弃的中学痛经虐我千百遍,我还待痛经如初恋-妈妈儿推学堂

痛经虐我千百遍,我还待痛经如初恋-妈妈儿推学堂
?学习面诊手诊舌诊脉诊,掌握体外诊断,有病早知道,无病多保养!
来源/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导读:知道很多女人为什么每天都显得那么繁忙吗?她们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每天都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因而对自己的装束都极其讲究。有的女人除了要在这些事情上花不少心思外,还要对付外来敌人:比如月经不调。对于月经不调的女人灵翼龙卵,还要时刻想着怎么对付“大姨妈”!所以,她们每天都那样繁忙!如何有效治疗月经不调,也给她们减减负?国医大师李振华辨治有秘招侯瑞轩!

凡是月经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如《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所以月经不调有以月经周期改变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以经量改变为主的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
月经不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除经期、经量的异常改变外,常伴有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应结合色、质、时间等进行辨证施治。
清心豁痰汤加减治月经紊乱
病例
赵某,女,41岁。于2006年4月18日来诊。
主诉:月经紊乱8个月。
病史:患者自述于8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经推迟,最长时间为2~3个月,需口服黄体酮方能来潮我的三个母亲。近2个月月经提前,来潮一天即止,量少,色淡红,无腹痛,伴见心烦急躁易怒,夜寐易醒,醒后不易入睡,背部及双下肢怕凉酸困,食欲尚可,大便3~4天一次刘子谦。舌质淡稍红,舌体稍胖大,苔薄黄,脉弦稍数。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
西医诊断:月经紊乱。
治法:健脾疏肝,清心豁痰,凉血活血。
处方(李老经验方):清心豁痰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橘红10g,旱半夏10g,炒栀子10g,合欢皮10g,龙齿10g,牡丹皮10g,丹参15g,香附10g,郁金10g,节菖蒲10g,西茴10g,乌药10g,莲子心6g,夜交藤20g,枳壳10g,甘草3g。14剂,水煎服。
医嘱:情志舒畅,饮食宜清淡。

二诊:2006年5月2日。心烦急躁减轻,已不失眠,但白带量多朝华嫡秀,月经未来潮,舌体稍胖大,舌苔薄,脉弦。
处方:逍遥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5g,柴胡6g,香附10g,西茴10g,乌药10g,丹参15g,川牛膝15g,桃仁12g,红花10g,木香6g,芡实10g,生薏苡仁30g,元胡10g,艾叶6g,甘草3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5月12日。月经已来潮,但初呈咖啡色,行经时腹痛,惟白带仍多,舌体正常,舌苔薄白,脉弦。上方去桃仁、艾叶,加泽泻15g文文姐姐。7剂,水煎服。
治疗后月经正异世青龙常。半年前随访,经期仍正常。
按语
本案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肝失条达,横乘及脾,脾虚失运,气血亏虚,脾失统摄,冲任不固,血虚经血不足,以致经行或先或后,此属脾虚肝旺之证;脾虚气血亏虚,经血不足,故见月经时前时后,量少,色淡;平素急躁易怒,乃为情志郁结,肝气不疏之象;脾虚日久生湿,故见背部及两腿怕凉酸困;湿阻气机,郁久化火生痰,扰及心神,则见心烦急躁易怒,夜寐易醒不易入睡;舌淡红,体稍胖大,苔薄黄,脉弦稍数等均为脾虚肝旺之象。
治宜健脾疏肝,清心豁痰。方用自拟清心豁痰汤加减。药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橘红、旱半夏、枳壳豁痰降逆;香附、郁金、西茴、乌药疏肝解郁,使气行湿行,郁解则热散;郁金配节菖蒲,透窍效佳;栀子、莲子心清热除烦;合欢皮、夜交藤、龙骨安神宁志;牡丹皮、丹参凉血活血。
二诊时痰火渐清,心神渐安,故去清心豁痰安神之品,而在逍遥散疏肝行气基础上加桃仁、艾叶、川牛膝、红花、元胡温经活血化瘀;佐以生薏苡仁、芡实健脾利湿止带。三诊时月经已来潮,为血瘀渐活;白带仍多,乃湿象仍存;故去活血之品如桃仁及止血之艾叶;加泽泻以增强利湿止带之力而使诸症向愈。


痛经虐你千百遍,中医绝招在民间!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痛经虐我千百遍,我还待痛经如初恋!每一个娇艳动人的女人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楚,比如痛经。
痛经是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常伴有头痛晕,恶心,呕吐,腰骶酸痛,全身无力等。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因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感受寒凉,瘀阻经络,或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
1. 温经止痛汤
【组成】艾叶6克,红花9克,生姜5片,红糖15克。
【功能】温经散寒乐裕民,活血止痛孙燕美。
【适应证】痛经属寒湿凝滞型。
【制用法】先将上药用清水浸泡20分钟,再煎煮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韩惠淑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来源】民间方。
2. 疏肝活血汤
【组成】制香附15克,广郁金9克,醋元胡9克,炒白芍24克,香白芷9克,粉甘草9克。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逐瘀。
【适应证】肝郁气滞型痛经。
【制用法】上药加清水750毫升,浸泡30分钟,再煎煮20分钟,滤渣取汁,二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滤液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方。
3. 温经止痛汤
【组成】炒小茴香8克,制香附12克,淡干姜6克,当归尾15克,被遗弃的中学炮川草乌各7克,上肉桂5克,京赤芍15克,川芎片10克,粉甘草7克。
【功能】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适应证】寒湿凝滞型痛经。
【制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煎30分钟,滤渣取汁,二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滤液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注意】经期忌食生冷,避免情志刺激。
【来源】经验方。
4. 祛瘀止痛汤
【组成】当归尾12克,桃杏仁各10克,草红花12克,炒枳壳12克,川牛膝15克,川芎片12克,软柴胡9克,京赤芍15克,生蒲黄12克(包),炒灵脂12克,制香附12克,醋青皮9克。
【功能】行气调经,活血止痛。
【适应证】痛经属血瘀气滞者。
【制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二煎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滤液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经前3~5日开始服药至来经,连服3月。
【注意】服药期间,应调情志,戒郁怒,忌食生冷。
【来源】经验方。
5. 灵脂丹参汤
【组成】五灵脂9克,紫丹参15克,红糖30克。
【功能】活血,温经,止痛。
【适应证】原发性痛经。
【制用法】水煎,经前及经期服5~7剂,连服3个月。
【来源】民间方。
6. 调经化瘀丸
【组成】制香附2500克,艾叶炭500克,当归500克,生地黄500克,川芎250克,桃仁250克,赤芍250克,三棱250克,莪术250克,干漆炭250克。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适应证】瘀血内阻之痛经。症见经行腹痛,骨蒸烦热,腰膝酸痛,经色紫暗,多血块。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日服2次,每次6克。
【来源】《寿世保元》。
7. 活血止痛汤
【组成】丁香1.5克,红花3克,艾叶3克,益母草9克,泽兰5克。
【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室女或少妇经行腹痛有血块,甚则经行黑色。
【制用法】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每逢经期服5~6剂。
【来源】民间方重生法医。
8. 痛经宁
【组成】艾叶、棉籽各1把。
【功能】温经止痛。
【适应证】痛经。
【制用法】将上药放在新瓦上焙干碾为粉末,用醋服10克,立即止痛。
【来源】民间方。
9. 少腹逐瘀汤
【组成】炒茴香7粒,炒干姜0.6克,延胡索3克,肉桂3克,赤芍6克,炒五灵脂6克,蒲黄10克(包),当归10克。
【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血瘀寒凝型痛经。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于经前4天开始服用,经至药停。
【来源】《医林改错》。
10. 宣郁通经汤
【组成】酒炒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丹皮15克,炒山栀子10克,炒白芥子6克,柴胡3克,酒炒香附3克,醋炒郁金3克,酒炒黄芩3克,甘草3克。
【功能】疏肝解郁,理气通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制用法】每日1剂伤心小号曲,水煎分2次温服。每于经前4日开始服用,经至停药。
【来源】《傅青主女科》。
11. 祛瘀调经汤
【组成】草红花9克,当归尾9克,川牛膝9克,苏木9克,川芎片6克,炒枳壳6克,京三棱6克,蓬莪术6克,京赤芍6克,穿山甲6克,制乳香6克,炒西茴15克。
【功能】调肝理气,活血化瘀。
【适应证】适用于经行腹痛,或有瘀血。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经前5~7日开始,连服7剂。服药后应卧床休息。
【注意】忌食生冷食物。
【来源】民间方。
12. 桃红木香丸
【组成】红花12克,桃仁15克,油桂15克,老木香21克。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气滞血瘀寒凝所引起的经行腹痛。
【制用法】上药共焙干,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3~4.5克,姜汤送下。每于经前3~5日开始服用,至经来停药。
【来源】民间方。
13. 泽兰红糖饮
【组成】泽兰叶9克,艾叶6克,红糖30克。
【功能】温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由瘀湿导致的痛经。
【制用法】水煎金喜庆,分2次温服。每于经前3~5日开始服药,至经来药停。
【来源】民间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民间传统治病小绝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振中,刘静宇主编)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高鸿涛,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阿怡(微信号:13751065804)
法不过仲景男品街,理不过内经
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本号致力于传扬内经养生之术,《灵枢》《素问》,一聊就懂!
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保健方式,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值得学习。
穴位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学习人体各个穴位的相关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微信直播课|艾灸入门班

叶临川老师|叶氏艾灸创始人
微中医旗下精品微课,现在报名享全网最优价398元(含12节课,5月3日开讲)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报名交费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