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11月14日
顺产图片民警驻村扶贫日记(三)-鹤城公安

民警驻村扶贫日记(三)-鹤城公安

2017年6月19日星期一雨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来玉岗镇东风村已经20天了,渐渐的习惯了日出而作李科颖,日落而息的日子杨逸嘉,清晨公鸡叫声在我的听来仿佛越来越小,慢慢的消失了,我知道公鸡每天早上依然早起,而我已经悄悄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再被它吵醒。
老王会计的心愿
老王会计叫王显财,今年75岁了,他10几岁的时候从老家山东闯关东来到了玉岗镇东风村,一住就是一辈子,从豆蔻少年到两鬓斑白,只是他的乡声未改,每次与他说话求退人间界,我都要全神贯注柯佳青,就怕听不懂。村里人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老王会计20岁那年,因为识文认字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丁微,一干就是40年(1963年--2003年),这40年外面的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于他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只有一份工作,一个岗位,一个人,踏踏实实,而又默默无闻的干了40年!
驻村工作的第二天早晨我就认识了老王会计,他家就在我们驻村点不远处,他的头发梳理的特别整齐,衣服总是干净简朴,微笑着和蔼可亲的和我打招呼,顺产图片他手里拎着一把锄头,正在地里忙着农活,布鞋上早已沾满了黑色的泥土。从那天开始,每天早上,无论我起得多早,只要路过他家门口,就一定能看到他在房前屋后忙活的身影王学圻怎么读,手里从来没有空过,不是铁锹,就是锄头,或者是耙子,或者是笤帚……,他总是在劳动,在他的身上我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勤劳质朴武德皇后!老王会计是老党员了,在村里德高望重,村里人告诉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老王会计不用招呼准到,而且只要他一到,其他很多人都会跟着到,大家伙一起干,什么活都不是问题。驻村后没几天,村里有个公派打扫村卫生的活,我亲眼看到老王会计的雷厉风行,75岁了,依然干在前,抢在前,他挥舞铁锹的身影在人群里总是格外刺眼!在入户精准识别贫困户过程中,我走进老王会计的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家庭,大锅台、小土坑、还有俩件用了几十年充满岁月斑驳感的老式家具,房间里我没能找到一件城市里像样家电,即使是电视机也是一台用了将近20年的“面包机”。问他日子过得怎么样?他还是微笑着说:挺好的、挺好的------没有一句抱怨。他不是贫困户,虽然四、五个子女都长年在外打工自顾不暇,虽然他老伴长年有病,药不离身,他自己也是75岁的高龄,常常夜里把自己咳嗽醒。他说陈民亮,会计退休(村里会计工作时间长了,可以“退休”)每个月还有200元退休金呢,他知足了!几次相见,我们相熟以后,闲聊中老王会计我提起了他的一个心愿:他一直想去一次北京,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去的(那年他被评为了劳模),但是正赶上村里工作忙,火车票都买好了,他的老村长对他说,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等下次吧,结果,一等就是四十多年!这成为了他这一生的还没有完成的心愿!
老褚家的房子
每天,赵吉成队长和我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早晚在村里面走一圈,呼吸呼吸乡村里的新鲜的空气,聊聊天,总结总结前面的工作,想想下步打算,每次散步总是有收获,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工作上。这几天,我们每次路过五队村口一个“建筑工地”时,总能看到一个场景,不论是早上,还是晚上,工地上只有一个黑瘦白发的老头在工作,他身着一件旧得不能再旧的蓝色上衣,或是推着独轮车在拉砖,或是在轮镐刨地上的土,或是累了坐着碎砖中间抽着烟,工地地上划着线,可以清楚的看明白,那里是门,那里是走廊,那里是休息的房间,可是这些线划了许久,只有这些线,“工地”的材料不多丁嘉力,只有一些旧砖和残土,工地的进展也很慢、很慢,可以说根本就看不到什么进展。老头的神情总是充满了愁苦。偶尔,我们还会看到他7、8岁的小孙女会来“工地”陪伴他,一次他累的直不起腰,小孙女还在使劲的拽着他,那画面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了解村里情况时,村里耿书记特别向我们扶贫工作队介绍了他,他叫褚国成,村里人都叫他老褚。原来老褚家生活的也不错,老俩口任劳任怨,积极肯干,一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褚广福也很聪明赶牲灵简谱。可是谁知道,在褚广福20多岁的时候右脚得了脉管炎,10几年下来,为了给儿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甚至连四间大瓦房都卖了,一家人只能住在看大棚的简易房里。褚广福由于脉管炎没有治好半只脚都烂掉了,丧失了劳动能力,60多岁牙都不剩几颗的老褚仍然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力。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像老褚家这样的贫困户,政府可以给一部分建房的补助,但是前提是得把房子盖好。就这样,村里根据他家的特殊情况重新给老褚批了块宅基地,老褚也决定重新盖个房子,带着全家离开那个四面透风的看大棚的简易房。但是,谈何容易啊?尽管村里的乡里乡亲都主动愿意来帮他盖,可是没有沙子、红砖、水泥这些材料又怎么能盖房子呢?所以“工地”上就只剩下老褚,他想一点点整吧,能盖什么样就什么样,有多少料就使多少料,他舍不得停工。
了解完老褚家的房子情况,我和赵吉成队长都陷入了沉思,来扶贫时刘亚洲副市长叮嘱我们要沉下心,伏下身子,真真正正的帮老百姓做点实事,干点有意义的事。余志强主任也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一定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要,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老褚家的房子,不就是当前老褚家的实际困难吗?我们已经帮助老褚儿子褚广福立项开始了林蛙养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为老褚家的房子做点什么呢?赵队长把自己的想法同克东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于东洋(多次到扶贫工作队来慰问我们,并自称是我们扶贫工作队的第四人)同志进行了沟通,于局长听了老褚家的情况也非常感慨,他表示一定要为老褚家干点什么,帮助他家盖好房子。短时间、一下子远古食人鲨,把所有需要房子的贫困户房子问题都解决,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扶贫工作队马上就能完成的。但是我们可以一个个来,一点点积累,林蛙养殖项目已经让褚广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再把老褚家的房子盖好了,这一家的生活不就亮堂了吗?这几天通过于东洋局长的协调,老褚建房子最愁的沙子、水泥和新砖都一步步到位了,看到拉来了新砖,老褚一脸不好意思的说,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家买砖了。赵队长指着老褚家买的那一堆“旧砖”对他说:“老褚,先不说你那砖能不能盖房子,我看连盖房子需要的数都凑不上,你的砖砌墙吧!”老褚的房子在一层层长高,我们扶贫工作队的热情在一层层高涨,能亲手帮助贫困户搭建一个房子,能为他们的未来留下点什么,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勤快的老杨
东风村村部有一个老杨,个子不高,爱戴一顶老式的绿色军帽,总是笑哈哈的。他今年67岁了,他也是关里人,来东风村很多年了,在这里生儿育女,在这里渡过人生。他是村部的管理员,“管理员”这个名子是我起的,因为他在村部什么都管,负责管理打扫卫生、负责采买、负责做饭、烧水、烧炉子、涮碗、负责种村部的园子、负责看村部的房子,村部会议室门上有一个春节期间值班表,夜班全是老杨,原因很简单,老杨就在村部住。他48岁来到村部,在这里一干就是19年,这几年经济好了,老杨的管理员工资也涨了,一年3000元,一年3000元!
老杨特别的勤快,在村部住的那几天,每天早上四点多,我都是听着老杨放自来水(村里每天只早上放一个小时的水)的声音醒来的,接下来就看他的身影一趟一趟,打扫院子、买菜,烧水,做饭,整个村部的活都是他一个小老头在忙活。我想上前帮帮他,他马上着急的说:“咦,这活可不是你干的,让我来,让我来”。老杨的“管理员”不仅体现在打扫卫生、采买做饭上,还体现在各项活动的组织上,特别是村里开党员会,老杨和大家都熟,摆桌子,洪震南放凳子,安排大家具体谁坐什么位置,总是忙的不亦乐乎,直到开会了,他给自己留了个前排的位置,乐滋滋的坐下了。这时,我才知道崔志广,他不是党员,因为老支叔在喊他,这是党支部会议,老杨不用开会。他站起来,很不情愿的走了,我却觉得他特别可爱,特别积极,特别热爱这个集体,他是真真正正的把这个村部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应该向他学习,这样的热爱集体,这样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只有如此勤快,如此热爱,工作起来才会有干劲,人生才会积极!
背后的眼睛
在何东旭的林蛙孵化基地,我认识了何东旭的邻居,老宋。老宋今年60岁了,他是贫困户,是我工作的对象,因此我要了解他,常常和他聊天,他也喜欢和我聊。他们家只有老俩口,身体都不是太好,干不了重活,家里除了一点地,就是他打点零工挣点钱,但是岁数大了,加上身体不好,零工也不好找。一天我穿着半袖在林蛙孵化基地工作,老宋怕我冷,就主动回家取衣服,由此我们聊到了衣服的话题。我看老宋穿的衣服都挺好,有的还是品牌的商标,我就问他,你也不条件挺好吧吗,衣服都是牌子。他说拉倒吧,这些衣服都是小辈们送的,他自己从来都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我问他,既然你经济状况不好,为什么不参加我们的林蛙养殖立项,我听耿书记说第一个就劝你加入,你就是不干。他嘿嘿笑着说,我得仔细看看,先看看你们到底能不能养成,我可舍不得我家前后小院里的菜。还又就是想看看,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背着手在村子里走两圈,回头让我们打个勾,就拉倒。他的这句话让我震耳发聩,倍感压力,同时也充满动力,老百姓在背后看着我们,只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油女取根,我不想来做个假把式,在这里虚渡两年的时光,来了就要做一个真把式,好把式!
来参加扶贫工作,其实就是来增长见识,来看与城里不一样的世界,来体味与从前机关工作不一样的人生。干事创业,就是需要一种钉子精神,钻进去,牢牢的钉在那里,我要真诚的面对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好党员,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学习他们的勤劳质朴和热爱集体的精神,时刻接受他们的监督,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而无愧于这段特别的乡村生活,跟得上这个伟大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