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9年03月24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毛泽东与“半个朋友”李立三的最大分歧是什么-揭秘历史

毛泽东与“半个朋友”李立三的最大分歧是什么-揭秘历史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1899年生。1915年夏秋之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即尚网,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向长沙各校发出启事,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后来毛泽东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这三个半人中的“半个”便是李立三。

李立三
初见毛泽东时,李立三才16岁,毛泽东对这位湖南小老乡谈了几点关于时局的看法,并提出了几个问题。李立三听了,既没点头,也没摇头,没有说什么,坐了片刻便走了。李立三后来解释说,他当时“没有明白表示意见”,因为刚从小县城来到长沙,年纪小,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只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时光飞逝,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李立三已非当年的懵懂少年,在这次会议上,30岁的李立三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不久又补为政治局委员、候补常委、正式常委,任中央农委书记。
与李立三恰恰相反,毛泽东在中共“六大”会议上失去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之职,仅当选为中央委员。虽然如此,脚踏实地的毛泽东在发动秋收起义之后,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此时的李立三对毛泽东仍十分推重慈世平是谁。在他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称:“朱毛是革命农民之武装的先锋队,又有无产阶级的政党为之领导。”而当他听到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会议上遭到指责、排挤时,李立三毫不含糊地支持了毛泽东。
但是,由于不同的经历,由于对中国革命的不同认识,这对老朋友之间的分歧很快显现出来。
那年月,“左”是流行病。共产国际“左”,中共在批判了陈独秀的“跪着降”之后更“左”,而李立三又是中共党内“左”的代表。
早在1928年,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前来出席中共“六大”的负责人时,便和李立三有过小小的争论。那天,斯大林穿了一身军装,一双肥大的皮靴,在莫斯科一间小型会议室里,会见了包括李立三在内的中共领导人。斯大林在分析中国形势时说:“中国革命形势现在还是退潮而不是高潮,但正走向高潮。现在处于两个高潮之间。”李立三听了却说:“中国还是处于高潮。”斯大林看着这位中国小伙子摇了摇头,拿起一张纸,用红笔画了两个波浪,指着波浪的低凹处说:“中国革命正处于这个地方。在低潮时也会有几个浪花的,别把这浪花当成高潮!”
李立三当时虽然没有反驳斯大林,但他心里是不服的。1930年3月,应邀赴苏参加联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周恩来离沪启程后,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李立三不久即推行他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1930年6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李立三用发烫的头脑,写出了发烫的文字,对当时形势和政治任务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我们的面前”,“暴动的时候要到了”,“在全国革命高潮之下,革命可以在一省或几个重要省区首先胜利(在目前的形势看,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客观条件更加成熟),在新的革命高潮日益接近的形势下,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政权,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郑棋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立三等制订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后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
与此同时,李立三对毛泽东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害红军发展的两个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他有他一贯的游击观念紫尸皇族,这一路线完全与中央的路线不同。”
此时的李立三,完全没有了当年看了“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去见毛泽东时那种“羞羞答答”的情态,他以上级领导的架势,毫不客气地批评“四军毛泽东”。
李立三挖苦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的秘诀”,是“逃、跑、走”!他认为红军“需要夺取中心城市,向敌人主力进攻,向交通中心发展”!他甚至还比喻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它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它的四肢,而没有斩断它的头脑,炸裂它的心腹,还不能置它于死命。要达到此目的,就要向中心城市进攻,发动城市工人的武装暴动李纳斯。

毛泽东
确实清华保安哥,毛泽东有着一条“完全与中央的路线不同”的路线。他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思想,他的游击战争的经验,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然而,坐在上海亭子间里的李立三,却要对毛泽东进行“根本解决”。
不久,李立三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红四军前委亦即毛泽东,发出了一封命令式的信:“你们固执过去的路线念亲恩简谱,主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了解整个革命形势的转变”;“你们应当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错误,按照中央的指示转变你们今后的路线”陈立青,“如果前委有谁不同意的,应即来中央解决”。
李立三火暴的脾气,是颇为“著名”的,陈云曾说“李立三是一部坦克车”。此刻的李立三正头脑发热重生之仙欲,他对作为下级的毛泽东不执行他的命令十分恼火,于是接连发出号令,指责以农村割据包围城市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指责注重农村工作是“农民意识”,是“与全国革命形势和党的总任务背道相驰的”。
1930年6月21日,中央特派员赶到红四军所在的汀州,在联席会议上作了传达中央精神的报告。会议接受了这个报告的意见,认为“争取以武汉为中心,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新女驸马gl,是非常的迫切。决定很快的集中先打下吉安,作为进攻南昌、九江的根据地”。
毛泽东深感这“半个朋友”的主张是完全错误的。然而,此刻的李立三是他的上级,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毛泽东不能不执行来自中共中央的命令。
为了既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又尽量减少攻打城市所遭受的损失谢非墨,毛泽东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1930年7月11日,毛泽东在江西兴国县城北雨坛脑召开红军和地方武装人员的万人誓师大会,摆出了向南昌进军的架势。24日,率部攻克清江县樟树镇,歼守敌两个营。26日,攻克离南昌不远的高安县。
7月30日,毛泽东率红一军团攻入南昌近郊新建县的西山。8月1日,他派出罗炳辉率两个纵队攻击赣江对岸的牛行车站,隔江向南昌城乒乒乓乓放了一通枪,举行“八一”示威。南昌城里一阵紧张,正欲派出军队反击付菡,毛泽东的部队已不见踪影--早已朝奉新、安义县转移了。
毛泽东终于按命令行动了,李立三听了大喜,于是命令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进攻长沙!李立三的“宏伟计划”是毛泽东攻南昌,彭德怀取长沙,然后会师武汉!
彭德怀执行了命令,乘军阀混战长沙空虚之际,率部于7月27日攻占长沙城,当即宣布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以李立三为主席掉脑袋机械舞。
李立三闻讯笑出了眼泪,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好不得意!他盘算着:“等占领武汉以后就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和共产国际说话”了!
李立三万万没料到八点半明月珰,正在这时,湖南军阀何键调集15个团,南北夹击长沙。幸亏彭德怀急急率部撤退,才算避免了全军覆没--占领长沙不过11天而已!
李立三在上海得知毛泽东佯攻南昌,彭德怀退出长沙,气得暴跳如雷,跺脚大骂毛泽东、彭德怀“右倾”,急令毛泽东的红一军团会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组成一方面军,再攻长沙。
毛泽东只得从命,和彭德怀部队一起,再攻长沙。这时,何键坐镇长沙,拥有4万兵马,远非上次那么空虚。毛泽东为避免红军损失,屯兵长沙城下。
毛泽东深知长沙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只采取围城,然后设法诱敌出城,聚而歼之。好不容易引出敌人一个师,一举歼灭,士气大振,要求攻城的情绪也猛烈高涨穿越杂事儿。李立三又连连催促进攻长沙,毛泽东不得不在9月10日签署《强攻长沙命令》。
命令下达后,红军发动强攻。何键的部队在长沙四周打了木桩,架上电网。红军买了几百条水牛,牛尾上绑棉花和鞭炮,浇了煤油,点火之后,水牛狂怒,朝电网冲去,一时间,阵地上火光一片,狂牛乱奔。然而,遇到敌军枪弹射击和炮火轰击后,受惊的牛群不仅不往前冲,反而改变方向乱跑,有些掉头冲向红军阵地,大乱了红军阵脚。“火牛阵”不奏效,红军又将许多木桶装上轱辘,覆以湿棉被挡住子弹,在后面推着木桶向敌阵冲去,可是,这种“土坦克”抵挡不住敌人猛烈的炮火,红军一次次冲锋,一批批倒下,损失惨重。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撤围。长沙一仗,使红一军团损失1600余人,红三军团的损失人数也与红一军团相近。
就在这时,李立三派来长江局代表周以栗,要求毛泽东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再度对长沙发动进攻混世桃花运。毛泽东与周以栗彻夜长谈彭登怀,陈述了不能再攻长沙的原因,取得了他的支持,决定既不回攻长沙,也不攻打南昌,而是攻打周围都是革命根据地的孤城吉安。10月4日,攻克吉安,而后乘胜占领附近吉水、峡江等县城。从此,赣南赤色区域连成一片,红军在赣南控制区一时扩大到30多个县,纵横700余里,军队发展到约4万人。
然而,就在10月17日毛泽东率部抵达江西中部的峡江县时,却收到中共湘东特委的三封信,转达来自中共中央的命令:再度进攻南昌!
毛泽东无奈,于10月19日复函中共湘东特委:“我们目前的行动,是前去占领南浔路,进攻南昌九江消灭敌人……”
正在毛泽东十分为难的时候,中共中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是由于中共中央设在上海,而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毛泽东尚不知李立三已经下台!
脱离实际、单凭主观愿望或想像,急于求成的“左”倾冒险主义受到了那些了解情况并尊重实际情况的党内干部的抵制李世民游地府,也超出了共产国际所允许的范围。齐楚嫣8月下旬,周恩来等从苏联回国,制止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9月24日,在瞿秋白、周恩来主持下,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宣告结束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侃股网。
在这次“左”倾错误统治的短短三个月中,党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国统区内,由于急于暴动暴露了有限的力量,先后有十一个省委机关遭受破坏,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党组织几乎全部瓦解;在进攻大城市过程中,农村根据地有的缩小,有的丢失,红军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免责声明:
本号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