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11月03日
那英组冠军民间可以认养文物吗?-凤凰品城市

民间可以认养文物吗?-凤凰品城市
点击上面蓝字 免费订阅

厘清文物认养的权责边界,需要公众参与讨论。
本文字数:3848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树木可以认养,动物可以认养,文物也能认养吗?乍听这一消息,似乎颇难理解。文物古建从来都是属于国家的财富,也都是政府在做维修和保护工作,还真没听说个人能够参与其中——有也只是义务付出,不求回报的。而现在,个人和社会机构不光可以认领,还能利用它作为文化旅游场地来经营。这种做法似乎有悖于文物保护的宗旨——维修和保护是很专业的工作,岂能当作儿戏?
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现实是:随着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我国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政府不遗余力地采取保护措施,但是相对于数量庞大的文物古建来说,能够落到每一个文物上的只是杯水车薪。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许多文物古建因为无人守护,日趋破败,甚至面临着倒坍的窘境。因此,把等级较低的文物让有经济实力又对文物古建感兴趣的民间人士去进行维护,活化利用,也不失为社会化保护的一条新路。

文物大省山西允许社会力量认养文物古建。CFP
谁在山西认养古建筑
“我们修缮古建筑,是为了保护古建筑,这期间利用古建筑做宣传,也是号召人们都来爱护古建筑。”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农民企业家黄文生说。在一次古建筑认养保护大会上,农民出身的黄文生成为认养者之一。如今,他认养的曲沃县西海村龙王庙已经对外开放迎客。
在曲沃县,有“二月二,龙抬头”赶庙会的习俗。在古代,这一天的龙王庙格外热闹,有唱大戏、说书、耍皮影、耍杂技、卖吃卖喝、吹糖人、卖小玩意的。如今,昔日景象重现,四村八邻的百姓纷至沓来,听着当地特色戏曲碗碗腔,品着各色美食,现场热闹非凡。戏台正对大殿,西道院内曾是陈赓总队指挥部,如今的旧址俨然是一个小型展览馆。
“龙王庙在解放之际,陈赓将军还曾驻守于此呢,指挥解放曲沃乃至运城的几大战役。”黄文生自豪地说,“当时陈赓将军亲署布告,张贴在庙墙上,就是为了保护这座龙王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殿被大队当作粮库使用。后又被当作小学校舍,并对部分建筑外观进行了改造。20世纪初,学校迁至新址后这里就闲置下来,后来因为无人使用和看管,加上年久失修,大殿频遭盗窃,殿顶洞穿,庙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谈及当年认领时的心境,黄文生至今历历在目:“前半辈子忙忙碌碌了,这闲下来还不适应,总想着再做些有意义的事。看着那些文物古建荒废着,心里不是个滋味。我曾出钱修缮过当地的古建筑‘四牌楼’,所以对这些修缮也门儿清,就义不容辞地认领了一处孔雁。”
2011年8月,黄文生首次捐资380万元人民币,杨谈乡万户村畅义龙亦捐资20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西海村龙王庙的维修工程田为友。这期间,龙王庙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与捐助,到了2016年才得以修复完成,此后将是30年的维护保养。“就当是后半生办的一件大事吧。”黄文生坦率地笑道。
曲沃县当年被认领的古建还有多处,如桥山黄帝庙、南林交龙泉寺、西海童儿庙、义城黄帝庙、神泉黄帝庙、靳家祠堂等,大多已修葺完工,开门迎客。曲沃县这种文物认领保护的措施,后来还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关注与肯定杨云阁。
据报道,文物大省山西现存2.8万余处古建,捉襟见肘的文保工作与数以万计的古建命运,倒逼山西于2017年初启动低等级文物认养新政。在山西,认养这些文物古建的不仅有历史文化名人的后代,也有民营企业家,还有文物迷,这种形式不仅是文物保护力量的补充,也是一种文物保护的创新。

传统村落、古民居是安徽文物的特色那英组冠军。
社会资本介入皖南古民居
虽然山西是全国第一家推行认养方案并全省推广的省份,但其实早在2007年,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就在国内率先推出古民居认领保护活动。不过由于认领人只有荣誉的给予和义务的规定,没有实际利益的回报,结果新政反响平平,没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黄山市,不少古祠堂、古建筑散落在乡野,很多不是文保单位何智苑,但又有一定价值,修复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2007年,黄山市出台《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向海内外推介全新的古村落保护模式,推出一大批古村落,海内外人士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筑王家珧,认领者还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
认领资金最低为1000元人民币(视民居保护需要的情况不同,出资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均可)。认领人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后,可获得黄山市政府颁发的认保荣誉证书嘻游加速器,成为保护对象所属乡村的荣誉村民。
然而,黄山市的这一文保新政却在实际操作中遇冷。“凡是打来电话咨询的人,言必谈产权。有不少人错把认领当购买,把认领古民居当投资,等升值了再出手。井琳”有古建筑保护专家认为,“纯粹的公益认领,实际上不可能筹到足够多的保护资金。所有的保护办法里,公益筹资肯定是最慢的。”
直到2009年,黄山市实施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对全市101处古村落、1065处古建筑实施保护,先后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贷款及吸引社会资金近60亿元,才使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到了2017年,安徽省正式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为徽派古建筑编制档案,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认养文物古建。
认养工作在现实中推进困难重重,但长期来看,由政府主导、社会介入的保护模式仍是有效方式。由于各地社会化程度不一,就其动员程度和活化成效而言,认养文物最为具代表意义的是广东省韶关市的始兴围楼。

围楼系客家人战乱年代所建的一种防御性建筑。
始兴围楼认养重焕光彩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有着“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美誉,当地围楼既有古代中原坞堡建筑遗风,又带闽、粤、赣等地客家古堡建筑风格,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颇高。然而,由于长年缺乏维护,围楼渐渐变成废墟。
“一场暴风雨就倒塌一座,如何保护好围楼已成为始兴县的一大难题。我们也想好好保护男子高校法则,但政府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来维护,只能看着它慢慢破败。”说起始兴围楼,始兴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廖振城甚为惋惜。
“要维护这些围楼投入较大范石钟,有些已经纳入文保单位的政府都很难顾及,更不要说尚未纳入的。”研究围楼30多年的客家民居研究员廖晋雄对此颇感痛心,他一直在探索怎样将这些围楼保护下来。
2011年,廖晋雄向县政协提交提案,提出通过民间认养的方式保护围楼。由有财力且对保护历史文化感兴趣者来认养围楼,然后作为围楼主人,对围楼进行修复和维护,同时,对围楼进行活化利用。这一方案得到了采纳宰伊洛。
于是从2012年起,始兴开始了围楼认养,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较为缓慢。首位认养廖屋围楼的尹福龙坦言,对于围楼的开发、利用,政府并未给予明确的指引或帮助,而且与住在围楼周边的村民协调也很困难。他身边的一些朋友也表示对认养围楼很感兴趣,但由于缺乏政府有效的帮扶,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支持。
此后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寄希望于更多的民间资本、社会机构和个人前来认养围楼,对围楼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活化利用,并为此出台诸多优惠政策,简化流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包括廖屋围楼、乐胜桃源围楼、三栋屋围楼、汇川别墅在内的10座围楼已陆续被认养。
此后又有来自广州、深圳的白领认养了6座围楼,成为“堡主”。政府还通过合约与“堡主”约定了具体的用途:廖屋围楼用于乡村旅游开发,三栋屋围楼用于主题围楼文化旅游客栈,汇川别墅建立客家民俗馆,河渡忠村乐胜桃源围楼用于乡村旅游开发。
认养者还与当地政府签订《围楼认养意向书》和《始兴县围楼认养协议书》,借此规范围楼业主、认养人和监管单位(始兴县博物馆)三方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民间认养不能一认了之
文物古建的认养不失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路,但民间力量是否有能力保护好古建筑,这一问题尚值得商榷。要知道,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能力相对较高的工作。若不具备相关资质和足够财力,个体或者社会机构的热心反倒可能起到反作用。
不过,应该看到,上述认养者多是传统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在文物古建中倾注了满腔热情。但是,只有长期和持续性的维护,才能使文物古建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不得不考虑的是,一旦民间力量热情消退,文物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就比如,山西文物古建多为乡村庙宇,利用率低,而低等级文物建筑知名度不高,很难依靠发展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这些现实问题正在考验认养文物政策的未来走向。
显然,要通过认养政策保护更多文物古建,山西、安徽和广东都在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厘清民间力量的权责边界。《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因此,修缮的程度、开发的尺度、违约的处罚都应该以合约的形式标明,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认养政策谋取私利,放任甚至破坏古建筑。将希望寄托在爱心人士的奉献上,更应建立有法可依的长效机制,使认养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要明确的是,虽然古建筑被认养了,但相关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迷离三角。认养古建筑,并不意味着管理全盘外包。其所有权、开发权、监督保护权,政府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决不能让业主只认不养。不得不说,对始兴围楼的认养,当地政府在某些方面存有不足。比如,有的围楼自被认养后,未有修缮和保护的任何动静。其中一个老板称官心计,正忙于深圳的其他事务无暇着手围楼的事情。
古建筑的认养,亟须建立完善的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机制。特别在资格审核、修旧如旧、监督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具体指导,确保认养规范有序。对只认不养的,相关部门要及时督促纠正,甚至收回使用权。同时,政府也应给认养者合理的运营空间,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认养者,而应鼓励和扶持认养者创新运营模式,并辅以政策支持。只有保护与营利兼顾,才能让古建筑认养这种模式更具活力。
尽管文物古建的认养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这是摸索过程中难免的。撇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从整体上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十分有利于文物的维修和保护的。山西省曲沃县龙王庙的“古建筑认领保护”、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文物建筑保护爱心认领”、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围楼的“社会认养”、浙江省金华市的“历史建筑认养保护”等,这些事例都证明了民间认养文物并不孤独。

文章选自《凤凰品城市》2018年3月刊

你会喜欢
?大国崛起,文化自信: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归巢与寻根离不开一个家——新型城镇化重构家园
翟艺舒?一杯春露暂留客——茶文化小镇的诗意生活
?斜杠青年的多面人生
?不忘初心,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凤凰品城市|ID:fhpcszz

长按后识别图中二维码
立即订阅,终身免费莫比德!
本公众号以城市为主题,立足科学与民主,传递中国城市资讯,报道中国城市动态,关注中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倡导先进城市生活方式,追求中国城市文明进步,弘扬中华文化,助推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欢迎分享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