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11月16日
读后感结尾怎么写烟厂家属院:“老黄牛”和“文化达人”的故事(外一篇)-巨大文渣的侃文

烟厂家属院:“老黄牛”和“文化达人”的故事(外一篇)-巨大文渣的侃文

(烟厂北家属院的“干部楼”曾是金渭路上的时髦楼)
不同于秦机家属院的整体封闭,宝鸡卷烟厂的家属院有点“星罗棋布”的意思,北院、南院和东院毗邻老厂侯新生,形成较早,延伸段的高层稍晚;后来随着工厂搬迁,东高新左岸新城又有了烟厂的家属区;这还不算上马营铁路小区、金陵新村等几个外围。现今,宝烟南山区的数栋家属楼已经建好,新房钥匙领到后,烟厂职工又把他们的居住半径扩大到了秦岭北麓。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批“老黄牛”的默默付出,今年78岁的烟厂退休职工王大民就是“老黄牛”中的一员,当年半夜正睡着被人叫去车间抢修机器是常事。改革开放40年来,王大民搬了几次家,从最初的砖瓦院搬到简易楼,又到单元楼,再到小高层,直到现在住上南山的高层。王大民一家的生活史是所有烟厂职工的生活缩影,而几名烟厂“文化达人”的故事,更反映出宝鸡厂矿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对精神力量的渴望。
“筒子楼”和“蹭”电视

上世纪七十年代某一天,烟厂职工王大民搬家了。
之前他一家在瓦场街的一个杂货院里住,这次厂里给他分配到“筒子楼”。所谓“筒子楼”,是那种一字排开、楼道左右各五户并且共用两个卫生间和水龙头的简易楼。房子虽小只有一间半,但毕竟住上了福利房,王大民很高兴。自己动手刷完墙后,他就开始搬家。搬家这天,因老婆带孩子回老家探亲不在家,叫了厂里的几个徒弟来帮忙,徒弟们拉来四五辆架子车,一次性把家从瓦场街搬到了建厂局对面的筒子楼上。徒弟们搬完家就要走徐泽宪,王大民极力挽留,请新邻居秦素贞帮忙做了顿感谢饭,那个年代的饭菜很简单,就是蒸馍、稀饭和土豆丝,但大家吃得很香,很满足。
筒子楼的生活,除了排队打水、洗衣服这些日常琐事外南华八怪,给王大民父子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煤气和看电视的事。
王大民回忆说:“那时家家户户门口用砖块垒个简易炉子,我自己捡了个废桶,改造一下盘个炉子,炉子没烟囱,冬天放屋里取暖,结果媳妇先中了煤气,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那时人哪有中煤气的概念呀?我还笑媳妇太娇气!没过多久,我就被放倒了,早上起来上厕所趴在了楼道上,邻居发现后扶我起来,我还连说没事。后来把炉子改进了,炉口掏洞加了管,把煤气引出去,这才慢慢好点。”
大民的儿子王小丁,则回忆起小时候到邻居家“蹭”电视的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电视还是个稀罕物,我们这一层十户,好像只有一两家有那种小黑白电视。有一次我和弟弟到邻居家看《大西洋底来的人》,看得入迷把时间都忘了,一回头,发现邻居一家都在床上呼呼大睡。按理说我们应该撤了,但毕竟是小孩子贪玩,我们继续看,一直看到半夜才回家。现在回想起来,要感谢友好善良的邻居没有驱赶我们,使我们拥有了这段美好有趣的童年记忆铁飞花!”
调信号和看《血疑》
在筒子楼住了几年后,筒子楼北面起了个单元楼,王大民一家又住上了单元楼。
1982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夺冠,非常振奋人心。王大民和妻子商量,挤出点工资,买台电视机,让孩子们在自家看电视吧。
电视买来了,小丁清楚地记着那是一台12寸的带天线的“红梅”牌黑白电视。不过,那时闭路电视尚未进户盖丽丽老公,每次看电视时,都要把电视机顶部的那根金属杆调半天,雪花点似乎是那时电视画面的常态。“有一次,父母不在家鼠疫屠城,我和弟弟看电视,看着看着画面不行了,我就赶忙调那根天线,调来调去发现:只要手攥着金属杆,画面就清晰,一松手重生唐婉,雪花点就出来了。可总不能老握着天线吧!我灵机一动,到厨房切下一块大肉,将肉块粘在天线上,这样一来,画面终于清晰了!”

但肉块不是总有,雪花点的困扰仍在。后来,还是日本姑娘幸子解脱了他的小烦恼。那时,中日建交不久,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日本影视剧,比如《追捕》呀,《蒲田进行曲》呀,还有热播全国的《血疑》和《信子》。电视剧《血疑》讲的是日本姑娘幸子患了白血病,围绕幸子姑娘发生的家庭和爱情故事,此剧让人泪奔。为看《血疑》,家属院南面的公房里放置了一台彩电,每晚六七点,《血疑》就开播了!“吃完晚饭,我搬上小板凳,跟着摇着扇子的大人下楼。当《血疑》的主题歌响起,电视机前面的空地上坐满了大人小孩,每个心灵都在为幸子的命运跌宕起伏。我一边看一边仰望星空,读后感结尾怎么写发现星星们也在天上观看……”
198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战胜美国女排夺冠,全国上下都沸腾了,以郎平、孙晋芳为代表的“女排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小院居民。王大民毅然决定:换彩电!
于是,一台14寸的“昆仑”牌彩电进了王家。小丁和他的弟弟,一同目睹了中国历史性地取得15块奥运金牌的辉煌战绩,后来,又目睹了中国女排以3:2战胜世界明星联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1987年,王大民一家告别单元楼,迁到渭河畔的烟厂南家属院,住上了带有电梯的小高层徐宥箴。
孩子们在迅速成长,林俊峰静谧的河床在悄悄发生变化,一座大桥正从东面金渭两河的交汇口梁颂诗,一点点向这里延伸。家庭也在变化:补丁时代结束,过年时孩子们再不穿黄军装和板鞋了;因闭路电视开通,电视信号前所未有的稳定;几年前,曾让人羡慕的、首次出现在“干部楼”上的落地台灯,现在看来,底座是那样的笨重;流行数年的捷克式家具,妻子嫌其老绊腿,干脆据掉了那凸起的面。妻子和他商量,看上了一组轻便小巧的低组合家具……
王大民确信: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文化达人”和“骑行达人”

(左生明用大提琴演绎独奏曲《秦之腔咏叹调》)
王大民一家的生活告一段落。接下来说一说从烟厂家属院走出去的几名“文化达人”和“骑行达人”的故事。记者认为,他们是宝烟职工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代表。
今年62岁的左生明,现任宝鸡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1989年从宝鸡市人民剧团调入烟厂俱乐部工作,烟厂俱乐部那些年的红火和他的音乐创作及业务能力密切相关。他创作的组舞《宝烟魂》,曾荣获西北五省(区)戏曲歌舞大赛音乐创作奖。他编写了大量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歌词、歌曲。2009年被聘任为宝鸡市周礼乐团音乐指导兼大提琴独奏演员,成功组织了很多次文艺演出活动。近些年,左生明创作戏歌二重唱《笙箫和鸣》、歌曲《茵香河畅想》、舞剧音乐《神农之歌》,以音乐为载体,把宝鸡的历史文化元素推向全国。

被网民称为“银发达人”的邹孝本,是宝鸡卷烟厂科研技术中心的退休职工,在单位时他搞装饰设计,烟厂生产的香烟外盒包装都经他手设计修改,最高还获得过国家轻工部装潢设计二等奖。像“好猫”“猴王”“新星”香烟品牌的外包装,都有他的一份心血。由于自小练习书法,久而久之玛德琳·奇玛,练就了双手持笔、同时写正反书的绝活。他把这双巧手,用在学习钢琴、手风琴等乐器上,竟然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上手之快,令人惊讶瓦史托德。

(邹孝本在三亚抖空竹)
多才多艺的邹孝本还是一把抖空竹的好手,拿手绝活是“中长杆放线”。现任宝鸡市空竹专委会会长,曾率领宝鸡“抖友”大军,把空竹抖到了美丽的海南三亚。为更好地宣传宝鸡“抖友”群,70岁的他又自学视频剪辑,及时发布最新视频供全国“抖友”观赏交流。


今年72岁的退休老职工赵龙老骥伏枥,喜欢骑车出门旅游。2007年为宣传北京奥运会,他和同伴用54天走了9个省市5000多公里路白小曼。2014年北京“夕阳秀”团队搞台湾环岛游,他和宝鸡5名骑行者加入了宝岛游大军,一路骑一路看,游览了美丽的台湾。他说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外面,不出远门的话,就在宝鸡周边骑。今年4月他组织了80多人团队,从扶风出发,骑到了汉中曾怡纶。10月他计划去澳洲骑行,实现他的出国骑车游梦想。(the end)
附:
宝烟路上的新老地标

宝烟路因毗邻宝鸡卷烟厂而得名。宝鸡卷烟厂是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一家骨干型国有企业,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卷烟生产厂家。“老宝鸡”一般对烟厂有两个印象:金丝猴香烟和利税大户。
说起来,烟厂和新中国同龄,明年即它的建厂70周年;而宝烟路的命名要比烟厂晚的多,大概在1998年7月才挂牌宇宙少主。这是一条长约六、七百米、通联东风路和金台大道的南北道路,道路两端的三座桥——金陵一桥、金陵二桥、宝商渭河大桥通达市中心和桥南地区,所以它的交通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宝烟路上的老地标建筑是宝烟俱乐部,俱乐部成立于1987年7月,内部演出剧场按照国家B类剧场标准建设,有上下两层共一千多个座位,舞台灯光、音响在当时都比较先进,后来又陆续增设了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馆等附属设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宝烟俱乐部一度非常红火,名人名家参观、演出不断,比如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和李金斗,独角戏演员王木犊,歌唱演员关牧村、阎维文、冯健雪等当红艺人都在俱乐部留下了足迹。2001年10月,来自美国、韩国、荷兰等11个国家的300多名艺术家,还在宝烟剧场举办了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好猫之夜”专场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此外,有一年的陕西省春晚也在宝烟剧场举办,著名作家路遥莅临剧场给宝鸡人民拜年。那次春晚,时任烟厂党委书记的胡秀敏女士现场表演“盲吸”辨识香烟品牌的“绝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经几何,宝烟路总被那浓郁的烟草气息覆盖,夜里,灯火通明的车间厂房传来机器的合唱,当宝鸡人早已习惯宝烟路的热闹和烟草味道时,有一天,宝鸡卷烟厂搬迁了,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厂房和那座弧形的办公楼。宝烟路,安静下来。宝烟俱乐部,还在那里,但从此不再热闹。

宝鸡人很快发现,一座名为“宝鸡文化艺术中心”的规模建筑正在宝烟厂房基础上改造扩建。集合科技馆、音乐厅、群众艺术馆及美术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筑群,从南至北,呈往返曲折的线性分布,就像青铜器上的边饰图案,又似一条昂首舒尾的长龙,腾挪于渭水之滨。随着这座时尚建筑拔地而起,宝烟路上又将诞生一个新地标落雁沙。新老地标,隔路相望,见证着宝鸡人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生活!(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