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20年06月13日
神兽养殖场趣味相联——从人生规则解读《联律通则》 真诚以对-五月诗笺

趣味相联——从人生规则解读《联律通则》 真诚以对-五月诗笺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诗城韶关的风度书房,在这个清凉如水的夜晚,就着书香墨韵,聊一聊楹联这朵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通俗叫法就是对联。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五月诗社的成员朱华茂接着说:“真诚以对;趣味相联。”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即是真心诚意地对待,其中的乐趣和味道便互通互联。对联其实很简单,只要袖手不旁观。下面进入今晚沙龙讲座的主题——从人生规则解读《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由中国楹联学会制订并颁布韩牧岑,是楹联界人士从事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等各类联事活动时的格律标准、依据、规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联律通则》在全国楹联理论界达成基本的共识,并得到绝大多数楹联爱好者的理性认可和自觉执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六相”或“六要素”。《联律通则》对这六项基本要素予以完善、充实,作为楹联格律的“基本规则”。先讲第一条:
“字句对等”,是指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比如本人写过的趣味联:“赌徒”对“博客”、“两面针”对“一条线”、“静以修身”对“安之若素”、“大李也吃棒棒糖”对“小荷才露尖尖角”,分别是二言联、三言联、四言联、七言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工整对仗。历史上也出现过一副五言对六言的对联:“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秋。”字面歌功颂德,骂的却是袁世凯(三个字)对不起中华民国(四个字)。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复辟帝制当皇帝,确实对不起中华民国。不过这纯属例外,传统对法是不允许的。
如果出现两句以上的情况,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比如某装修工友今天在赣南老家为爱子张涛考入中国民航大学做升学宴,本人撰写的贺联:
张翼与放怀、涛声与云气当句自对,嵌字无痕;青春与梦想、发力与起航四平八稳,切合主题。上下联各8个字,由两个四言句构成,总字数相等,分句字数也相等。
再如我给挚爱的新对联故事撰联:
这是一副多句联,采用五、四、四、七句式结构,上下联各20字,总字数相等,分句相等,分句字数也相等。好比你跟微信好友聊天,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对方轻描淡写回复你“嗯”、“呵呵”,你还能开心得起来吗?估计你不拉黑TA也会鄙视万分:这不明摆着字句不对等嘛。说来说去满满都是泪啊,太伤自尊了。故此,字句对等不仅是对联第一要素,也是交流第一要义。多么痛的领悟啊,呵呵。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才能构成对仗。所谓“品”,就是类。通则中使用的“对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例如本人题湖南资兴市回龙山联:
上下联语中,“湘韵”与“瑶风”、“无量福”与“有情天”相应之词均为名词相对,“相”与“共”,副词相对,“求”与“乐”,动词相对。
再如本人题广东电白馨泽苑邀月榭联:
联中“雅俗”与“方圆”、“奇”与“彩”、“琼”与“丽”均为形容词相对,“开”与“有”、“揽”与“融”、“邀”与“伴”、“饮”与“来”均为动词相对,“怀”与“道”、“石”与“灯”、“林”与“榭”、“月”与“云”均为名词相对,而动词“堪”与副词“且”,则均为虚字而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之对仗种类。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物以类聚”、“共性与个性并存”,真性情相处,大抵也即如此吧。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比如本人题八大味酒店联:
上下联起句均为主谓宾结构,结句均为动宾结构,“红门”与“紫气”偏正名词,妙色与奇香、天时与地利偏正名词构成并列结构。
再如本人题天下第一牡丹和谐魅力古县联:
上下联起句均为均为主谓宾结构及兼语结构,“祥和”与“美艳”为并列结构,“添魅力”与“舞仙乡”为动宾结构等,可见上下联句式结构和词语结构对应一致,非常工稳。

“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句节奏保持一致。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语句节奏的确定,既可以按“声律节奏”以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如五七言律句均为奇数句,故每句的尾字为单字而占一个节奏;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
例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节奏为“风云/三尺/剑”,按语意节奏为“风云/三尺/剑”,二者是一致的。再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而按语意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二者是不一致的。按语意节奏确定节奏点时,遇到不宜拆分的三字、四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中间不再细分节奏点。
比如本人题联都高原汉子“瘦骨轩”联:
按音律节奏划分,上下联均为二、二、一节奏。再如本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联:
按语意节奏划分,均为一、三、二,二、二、三节奏而对拍。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具体来讲,这一基本规则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一句之内的若干节奏点上要平仄交替;而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上要平仄相反。二是,多句联的各分句之句脚要平仄交替,一般情况下,其声调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但,需要阐明的是,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的“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例如,朱氏规则也是主要的格式之一,其特征是上联各句之句脚,除尾句收于仄声外,其余都是平声。所以,对三句及三句以下的多句联而言,朱氏规则与马蹄格是相通的、统一的。在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如三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四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等。从总结楹联创作规律性的角度来讲,不管是马蹄格、朱氏规则,或其它变格形式,坚持“每句句脚之平仄形成音步递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共识的。三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个别相反的例证,但从当代楹联创作实践看,这已形成一种最基本的定则。
比如本人题庐山云雾茶联:
上下联采用四、四、七句式结构,各分句句内节奏点依循正格安排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相应节奏点平仄相反,即上联依循“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依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之格式;上下联分句句脚采用典型的马蹄韵,平仄分别为“平平仄”、“仄仄平”,令节奏和谐,酣畅可诵。
而本人另一副题花都狮岭联:
句脚采用的却是朱氏规则,平仄分别为“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也自成风景,清丽可人。
“形成意联”,是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首先,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对举出,互相村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其次,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即使《声律启蒙》中的“天对地”、“雨对风”,也只是修辞材料的运用,都不能称其为对联。
例如本人在国庆60周年期间歌颂吉林省联:
上联以水库、林海、基地衬托吉林省的建设成就,下联以东北三宝鹿茸、貂皮、人参为建国60年献礼。“吉祥三宝”巧用流行歌曲名,省会长春一语双关,“流金”、“撷奇”、“撑天”与“保健”、“送暖”、“祝寿”六个动宾词组环环相扣,城市形象跃然纸上,从而共同完成了主题的塑造。再如本人题法治宝鸡联:
以“明理笃行”与“远贪从善”两组诫世箴言,辩证情与法、国与民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依存。陈仓、渭水彰显地域特色,活用成语顿成亮点。上下联的内容互为补充、互为交融,一气呵成,统一在同一意境、主题里,“法治宝鸡”的庄严神圣就这样呈现出来了。
就楹联格律而言,“基本规则”只是初级的、简化的表述形式,初学楹联创作者只要遵循上述六条基本规则,就可以创作出中规中矩的楹联作品来,也就是合格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上乘之作。不过第十条“避忌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注】据香港媒体报道,成龙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与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时再次惹来新闻,2014年3月14日网上疯传一组成龙用手搭着“国宝级”歌唱家宋祖英香肩并面贴面的照片。成龙被指冒犯了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宋祖英,有网民怒吼,要成龙放开他在宋祖英身上的“爪子”。成龙曾参与励志歌曲《真心英雄》的原唱。
【万峥嵘简评】一口气将八个电脑及网络常用语巧妙地联嵌其中,足见高超之手段!尤其是那句“花心不摁回车键”更是令人忍俊不禁,似是亲身体验有感而发啊。哈哈~ 不过下联中的“爱情”一词应该是比较神圣的字眼,将其与婚姻家庭活生生掰开好像有些负面影响。按照联中意思更像是“私”情登陆,家庭潜水才对,折中一下,我看还是用“恋情”比较合适。(最后一句怎么看着好像联都论坛成了婚外恋的滋生地一样,嘿嘿,这事儿和妃子可脱不了干系。。神兽养殖场。)
【黄政权点评】双钩格嵌字联在对联艺术形式中独具特色,既要做到将四字分嵌于上下联头尾,同时也要使联意通达顺畅,赋与对联别具情趣与深意的品味。0195-A1号之所以能在百家千对中突出重围而鳌头独占,在于其作品起承转合,章法严谨,联句之间环环相扣,虚实相生,寓意高远。韶关棋院通过棋对结缘,宏扬国粹,加强棋文化、对联文化的发展。活跃大众文化体育生活,促进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这副联艺术性地展示了这个主旨。特别是结句,“风云”暗喻棋院龙争虎斗的竞赛氛围,“星斗”暗喻棋院济济一堂的人才。意象与意境有机结合,衍生出品之不绝的意蕴。
【注】上联赵、孙、李,隐意“无钱”,下联吴、郑、王,暗称招呼“不周”,横批千、奇、百,实指“莫怪”。最后以湖北联家汪永新解读本人题韶关“风度书房”联作为尾声吧:
【胡子浅析】
同题诗曰:
读史智明诗性灵,纸屏自助在南庭。
书山有壑收云月,学海无垠度斗星。
从对仗上看:“古镜/明漪、照神/绝底、取/泛、之/彼、自足/无垠”等五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对仗,使集句平添意趣;前分句为“主谓结构”短语相对,后分句通过巧妙的 词性比对,使语法结构不同的短语显得对仗工整,是灵活运用对仗手法的佳构。

  从联义上看:上联集自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洗练》、《绮丽》,营造了自助读书时人们期望达到的“以书为镜”的 高深境界;下联集自诗品之《精神》、《飘逸》,表现了读书者在领略到书中真谛时的绮 丽高深的意境。整联深切结合自助读书之主题,颇得文字三昧。(本文部分内容引用叶子彤《<联律通则>(修订稿)解读》,特此说明。)
附:《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规定。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的特点。
引言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单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