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09月15日
魔道pk视频点头大坪翁姓事!-福鼎论坛

点头大坪翁姓事!-福鼎论坛
福鼎第一门户杂志 让您不出门知福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福鼎论坛
网址:www.fuding.co


开辟茶乡新天地
大坪村翁氏家风故事
氏族概况
点头镇大坪村翁姓始祖大招、大荣,于明永乐二年(1404),从老家浙江余姚迁徙福宁地,即今大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传22世,320多丁,代有贤士振兴家风。翁氏宗祠始建于明初,重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卡欧斯泰罗1948年重修,木质砖瓦结构,正寝五间金元俊。大坪离市区西南16公里,距集镇4公里。大坪历史沿革悠久,明万历《福宁州志》载“大平”,清嘉庆《福鼎县志·屯所》中载为“太平”。全村辖马冠、玉瑶岗、九箩岗10个自然村,521户1996人,经济收入以种植茶叶和扦插国优茶树良种苗木为主。茶园面积6121亩,先后列为福鼎市重点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宁德市茶旅结合旅游线路建设龙珠之有罪。

大坪族姓人文繁昌,最早迁播此地的是盐官郡翁姓,始祖大招、大荣二公随明太祖朱元璋征讨宇内叶德中,后出镇闽疆,翁大招官千户,翁大荣职授参谋,亲历“靖难之役”后,遂于永乐二年(1404年)弃官归隐,从老家浙江余姚迁徙福宁地,即今大坪屯种,至今已有600多年。



屯所在明代却是必备的建置,福鼎共十八屯,其中包括太平屯,即大坪屯。
福宁屯由建宁、福宁二卫拨军屯种,官兵及后裔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并娶妻生子,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曹继敏。到了清前中期,屯兵渐成土著,变成民户。但福鼎翁姓一族秉承“常思克己以存仁心”“互相恭敬,无乃炎凉”的祖训,世代耕农,诗书传家,到了清中后期,家业逐渐昌盛。
大坪山冈四合,一水映带,风光秀美布莱恩肖,第十四世翁瓒臣(1801—1881年)留下《攀龙十景诗》霍希文,共两组二十首,至今脍炙人口,姑录二首,以见一斑。《前案铺青》:“得气何妨水有无,明堂广大案横铺。茂林一片连山秀,草色青青入画图。”《后屏列翠》:“层峦叠叠两三重,罗列如屏积翠浓。势自纡徐腾普照,后来居上白云封。”
大坪现保留有翁姓古民居4座,木质二层明楼结构,均始建于清中后期,为翁姓高祖书庵公手上所建。据清翁瓒臣《鼻祖肇迁暨高祖移民记》,九世书庵公由旧居地园坪迁移到大坪夏威夷蜗牛,在新址骑龙冈的中心地带“观其流泉分八字于左右,乃建堂构而居之”嗜金甜橙,并命名“攀龙”。随后人丁发祥,家道逐渐兴旺。大厝风水好,翁瓒臣《龙背倒骑》诗为证:“毕竟吾庐即禹门,飞来神物大渊源王志千。坐看面面风云散,尽好峰峦是子孙。”

大坪翁氏宗祠始建于明初,重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948年重修,位于大坪骑龙岗下中央,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正厅面阔五间,左右两轩,前置大厅,四面砌围墙。每年农历三月三、七月十五均举行祭祀。旧址建筑目前辟为大坪历史文化展示馆,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1948年,泰顺张华香先生来到大坪,撰《翁氏宗祠记》大明地师,叙录详尽。


翁氏族谱族规
翁姓传承传统耕读文化,代有贤士涌现。第十世翁兆绶(1647—1727年),为人慷慨好义,播荒垅亩,置办田产。经济富裕以后,每遇荒年,或减租,或赈济,行仁爱之举翻雨覆云,当时福宁知府曾授“一乡耆望”、“松青桂馥”等匾额,给以嘉誉。
传至第十一世翁文凯(1718—1752年)鲁昕儿,为国子监生阿史那沙苾,其次子维霖、三子维铨、五子联标为太学生、岁进士,显赫一方。第十九世翁启蟹,1946年随军东渡台湾,1989年回来故乡大坪探亲,1995年在村里建连台寺,以怀台海两岸之情。承古训,勤耕作,志书香,大坪翁姓人才辈出,翁扬安是其中佼佼者,他就学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来从事监察工作,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
点头大坪为低丘陵地貌,四季明显,雨量充沛,是重要的茶产区,茶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翁瓒臣有《春晴茶市》二首,描写了此间山乡茶叶盛产的景象,茶市热闹的风貌。其一:“漫道村居境异廛叶嘉怡,采茶儿女各争先。新芽带露盈筐满,每闹晴和近午天。”其二:“春晴日日客如梭,卷市风来笑语多。儿女满筐饶雀舌,并肩齐唱采菱歌。”据记载,白茶创制于清嘉庆初年,咸丰、光绪年间开始产制白毫银针,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福鼎乡土志》曾记载点头山区村落“多植茶陈凯怡,谷雨一过,人行路中,茗香扑鼻。”表明自古至今,大坪种茶延绵不断。
茶乡大坪传统工艺深厚,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创制白茶的中心工序,也是茶芽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技术环节,且传承久远,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流水线形式进行,初制原理和工艺规程主要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具有自然、科学、优质特征。2011年,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坪就狠抓茶叶发展,那时村依靠集体力量,战天斗地,铲平了三个山头,集体栽茶四万二千多株。大队还办起一个茶场,大量培育茶苗,不仅供应本县本省,还支援外县外省。现在,大坪抓住历史机遇,做大做强茶文章,引进省级龙头企业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的“六妙白茶庄园”入驻村里,带动茶农发展。
大坪村支书翁劲竹回忆道,当时支农典型经验文章《福鼎县点头供销社大坪购销站的调查》刊登在1973年7月20日的《福建日报》头版上,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农村商业要为发展农业服务》。第二版刊发《充分发挥农村商业作用》等文章,号召商业“学大坪,赶大坪”,这是大坪翁家人的荣耀,所有的原始事迹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值得追忆和学习。
点头大坪翁家人历来具有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风采。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会战大坪山工程中,大坪人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场景跃然纸上:“劈掉十三座山头,填平十七条大沟,挖填土石三十多万方,造地三百亩。”“花工二万,逼水绕过七座山,转过九道弯,把十五华里外的大坪溪水引进观洋杜勤兰。”
2017年3月,点头镇党委副书记张青碧负责挂钩大坪乡村建设,她在规划村发展中,致力筹建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她说,前年在入村口处,建设投入60万元,就建成白茶广场,2016年春季,福鼎市一年一度的白茶节就放在这里举办,中央新闻频道直播开茶盛况。
翁劲竹说,自2014年以来,大坪人在村支委带动下,通过抓党建,带队伍,促村建,党员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充分发挥本村在中国白茶发源地茶旅路线中的区位产业优势,集中村庄美化、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目前,村民都到村里的茶企上班,靠茶叶带动了全村发展。

【族诗附录】
《大坪即景诗(二首)》
作者 张华香
(一)
四面环绕若藩维①,大坪②清幽得好诗。
浪说此乡风化好, 黎民无一害三时。
(二)
地属温和种作新,渔樵耕读往来频。
安居乐业时常在,不管外间事理人。
《谱诗》
作者 张华香
树有根枝水有源,人生姓氏不虚传。
敬将宗祖从来处,立下家书裕后昆③。
《赠宗宰诗》
作者 张华香
意气和平异等伦, 持身恭谨本天真。
恂恂④似不能言者,乡里称扬忠厚人。
译文:
大坪环境清幽,四面山环水绕,像一个入诗的世外桃源米奇与米妮。人们都说此间风水好,民风淳朴江东突击营,百姓依靠土地过得衣食无忧生活。大坪地属温和,适宜农作物种植,村民渔樵耕读,往来怡然自得。人们安居乐业,少管闲杂之事。追根溯源,翁姓敦宗睦族,家风良好世代传承。他们承祖业,立家书,勤奋耕读,以宽裕后代子孙。族人宽以处事,意气平和,持身惟恭谨。不善宣扬,低调处事,恭谨温顺,有儒者之风,永做忠厚老实之人。
注解:
①藩维:边防要地。
②大坪:翁姓军官屯种之地,借指土地。
③后昆:后嗣;子孙。
④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专家评述】
明早期,翁姓祖上以军官身份屯种大坪,解甲归田魔道pk视频,后以诗书传家。至晚清时期,这里人才辈出,出过太学生、庠生、贡生,有的选为耆宾、吏员,例授正八品,取得功名者三十八人。翁家事农种茶,以茶为著,闻名遐迩,大坪形成茶市,积淀茶文化深厚底蕴极品冒牌驸马。翁家人也敢于开拓,他们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山造田灌溉,是农村学商业的一面旗帜,现在更是在扶贫工作中聚集人心,建设美丽乡村,继续行进在发展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翁以源 福鼎地方文化学者)
End
来源:福鼎周刊/冯文喜网址:www.fuding.co
法律顾问:福建惠尔(福鼎)律师事务所 廖云坚
合作 / 联系 / 问候 / 爆料
请联系论坛君
QQ:996126128 微信号:996126128
Tel:0593-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