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何以让我重新出发-FlippedMoments
Life is a long weekend
Carpe diem
周日,有机会参加温州市图书馆的“真人图书馆”栏目,做了一个关于旅行的分享。讲述了三件关于旅行的事。
关于计划
2012年4月,对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候,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踏出国门,30岁才有第一次出国经历并不是件光彩的事,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也可算是惊心动魄了。
那时候,没有多少旅行经历,但也不愿意跟团,纯自由行,就想试试能不能自己搞定。为了能顺利出去、顺利回来,我做了一份应该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详细的攻略。后来在网上发了游记,至少有50人向我要了这份攻略谢水平。
这确实是一份很完整的攻略,我觉得自己当年做毕业论文都没有这么认真过,将近80页,里面写满了每一天的旅行地点、乘坐的交通工具、可能用到的语言,以及值得去的餐厅。
回想我们在日本的这几天,仿佛是按照这份详细的攻略,一点点地去完成,以验证这份攻略做的准确无误……
特别是在去富士山脚下的富士急HighLand时,那里以拥有很多高难度的世界之最而闻名,譬如最高、最大落差、最长、最快的过山车等,还有一个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最恐怖的鬼屋——慈急综合病院。
我们甚至详细做了这个鬼屋的攻略香樟木。以至于从进入鬼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几乎知道里面会发生什么,里面的丧尸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跑出来。
知道了答案再考试,相当无趣!
像那么详实的攻略,从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做过了魏汉冬。
同年11月,我的小学同学聚会,同学阿久谈了他想自驾去西藏的念头,开自己的车,从温州出发,寻找一起的伙伴。
也许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在大家都还没什么反应的时候,我跟了一句,我去。
在那之后,我们真的进入了西藏自驾的筹备中,在各大网站看一些自驾的文章范琼丹,还关注了一个随时报道进藏的318公路路况的微博,每天看看那条路上哪里发生了塌方和泥石流中新力合。
2013年5月,进入了筹备最后阶段,川藏线的线路定好了,从成都入藏;抗高反药买好了,类似树皮一样的,一路泡茶喝;还准备好一些干粮以备不时之需。只是我们沿途的住宿一个都没定,不是我不定,是阿久坚决不要定。对我来说,由于经验不足神厨太子妃,更希望凡事都要考虑周全,酒店不定下来总觉得心里没底,不过也没办法,他很坚持。
出发前的一个星期,发生了个小意外。我们关注的微博提示318路段发生了塌方,是在从成都进藏的雅安路段,据说越野车都很难开的过去昌茜。我们商量了一下,临时改变了线路,选择了从云南进藏。这么一来,之前没定酒店,反而省了很多的事情。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次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6月11日,我们从温州出发,四个人,一辆车。除了我之外,还有三个人是阿久、阿久姐姐和阿久伯伯,第8天开到西藏,第10天开到了珠峰大本营,全程4400公里。
这一路,充分验证了一句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东北特钢贴吧 ,期间我和阿久都有过一次遭遇高反的经历,车子出的状况就更多了,我们在4800的海拔上换过轮胎,而在最危险的通麦天险,车子的底盘磕碰了数十次。
但最终,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记得我们到达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时,虽然很疲惫,却依然纵情跳跃欢呼,再无顾忌。这次旅行,让我喜欢上了自驾,也让我不再那么纠结于计划本身。
一年半后,2015年春节,我再一次自驾,这一次,是带着我的全家:我爱人和一对儿女。小女儿当时还只有9个月大。
我们初步制定了一个计划,从温州开到江西中南部,绕一个圈回来,第一站是景德镇郭靖安。这是我们当时所计划的路线。
但是那年完成自驾的线路却是这条。我们开到了安徽和江苏。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在高速从衢州快要进入安徽的时候,导航和路牌出现了不一致,而我选择了相信路牌。
结果,开往景德镇的距离增加了将近30公里,一气之下,我们退掉了原本在景德镇订好的酒店,住进了宏村,而之后,选择了一条全新的线路。
两次自驾,两次线路都与最初的计划有所出入,芈原但在这个变化中,收获的却更多是惊喜和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自己在面对今后的旅行时更有信心。
特别是已经走过这么多地方后,我越来越觉得祝铭震,对于旅行来说,难点并不在于前期需要做多么多么详细的计划。真正决定出发了以后,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我们都不喜欢计划做得太完善,以至于丧尸跑到身边了也无动于衷,对吧?
关于语言
我第一次去日本做的那本详细的攻略里,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关于语言。去日本,我用了三个月来自学日语,搞清楚了50个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写法和读音,以及最简单的数字、日期和问候语的用法。
“一、二、三、四……”
“您好,对不起,谢谢……”
……
我天真地以为毕会仙,学会了这些数字,最起码买单的时候会用上,结果店员们一看见我们,基本都直接拿出了计算器……
这些语言有没有用到呢?自然是有的。特别是那句“si mi ma sen”,也就是英语的“Excuse me”,我记得在日本一家回转寿司店里,我说了一句“si mi ma sen”,结果全店的人都了一句“hai”,把我吓了一跳。
但依然还是会闹一些语言的笑话。在富士山下的箱根,也就是温泉之乡,我们订一个温泉酒店是包含晚餐的,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还自备了干粮。以致酒店服务员电话提醒、上门邀请,我们都婉言谢绝,还道人家服务真热情,非叫我们去吃不可。后来才知道,那顿豪华晚餐——日本的怀石料理,是不用另外付费的,在服务员老伯第二次上门时才比划清楚………
真正因语言带来麻烦的是在俄罗斯。俄罗斯是个很神奇的国度,因为国民强烈的自信,俄罗斯人很少学习英语,所以那里大多数人不会英语,我们一路遇上的司机、酒店老板皆是如此。
在贝加尔湖中央的奥尔洪岛,是湖上最大的岛。但凡去贝加尔湖旅行,总会去岛上住上几日。
上岛需要经过一段轮渡,带我们到湖边的司机,把我们运上船后,让大家下车。第一次见到贝加尔湖这么湛蓝的湖水,我们自然都是惊喜异常,所以都在临湖拍照、尖叫,然后猛回头,发现车子下了船,开走了……
那时候,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问同车的其他老外,他们也是一脸茫然。在车子的顶上,我们所有的行李,甚至包括护照都在那里,除了随身的相机、手机和钱包,其他的全部在车上。
这是我感觉最无助的五分钟,由于司机不会英语,我们在过来的路上没有和他交流过,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样,我们既担心渡轮突然开走,又在想万一这些东西真的没了,接下来要怎么办。甚至准备找大使馆求助。
万幸的是,五分钟之后,车子开了回来。我们到最后也不知道司机究竟开去做了什么事情,但好歹车子回来了,东西全在。
后来我们在岛上的时候,还和岛上的司机有过一次交流。依然是语言不通,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和司机约好了来接我们的时间,而这……就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全世界通用,简单明了……
俄罗斯旅行后,我不再觉得语言会成为旅行的障碍,因为在这个几乎没有交流的地方,我们依然可以顺利去到所有想去的地方。
此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去哪个国家,都会抽点时间去学习一下当地的语言,最简单的问候语。在智利徒步的时候曹旺德,用西班牙语Ola;在坦桑尼亚爬山的时候,用当地的Jumbo。用本地语打招呼,要比用Hello、Hi亲切得多,仿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语言就好比是在做任何项目前,所能设想到的困难许云上,我们的技能不足、经验不足……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精通语言后才出国,同样,我们也无需等到获得所有知识后才开始行动。
关于危险
我们都很关心旅行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本身的思考,也许是我们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首要因素。
两个月前,我去了趟印度,这是乔布斯曾经一个人前往修行过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但由于负面报道太多,我们往往提起,首先想到的就是“危险”。看的一些印度的攻略、游记,也总离不开对危险的警示。
?
在首都德里,我曾遇到一个20岁左右的中国男生,一个人穿行印度,在那里呆了两个星期。他说自己在德里和孟买都遭遇了人身恐吓,有一次被出租车带进了一条偏僻小巷,然后司机谎称车子没油了,要他加价傅若真,还有很多“同伙”围在车边,最后破财消灾,被要了十倍的价格。
但同时,我也遇到了两个来自台湾的情侣,他们的感受却是印度人很热情,在路上经常被当成明星,很多人上来求合影,他们坐过夜火车,走了很多城市,觉得印度并没有像宣传的那么恐怖。
他们的感受,和我的很像。
印度,也许最大的危险来自各种交通工具,一旦上了车,就会有不受控制的感觉。印度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tuk tuk,也就是突突车。
在车站门口、景区门口,总会有无数的突突车会主要向你打招呼,热情无比。对我来说,我真的无法判断哪辆突突车是安全的,哪辆可能会有恶意,我既不愿去怀疑每一个人林黛妤,但也不会随意上车。国内很多火车站门口不也有很多拉客的黑车吗?你们敢坐吗?
所以,这一路我采取了一些自己感觉可以规避危险的方法:
第一、车站门口不叫车。车站门口往往是最复杂的地方,拉客的人实在太多,我宁愿选择夺走几步,去寻找停在车站门口的司机,我相信不主动主要找人的司机不会有恶意。在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我们在被很多突突车司机簇拥的情况下用这个方法上了一辆停在门口的一辆突突车,结果那个司机不会说英语,他只知道几个简单的词Agra Fort、Taj Maha,分别代表阿格拉堡和泰姬陵,也就是那里最著名的两个景区。我们让他开去Agra Fort,因为酒店就在旁边。但即便是上了车,身边那群司机还依然不依不饶,想通过降价的方式拉我们过去,后来被这个好心的司机轰走了。
第二、砍价。在印度无铁炮,突突车司机的开价通常比较离谱,主要是针对外国人,一般砍个半价总没错,后来坐车坐多了,砍价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砍价会显得自己更像是个旅行老手,你越胸有成竹,司机就越没想法耍心机。
第三、开Google地图。告知距离,让司机知道,我是知道自己去哪里的,而且线路也了解,一旦司机开了一条和规定线路不一样的地方,马上就向司机询问,这样会即便司机有想法,也会有所顾忌。
第四、用手机拍些照片。有时候也只是自己随意比划比划,但是有了照片后,至少也能有个证据。
我不知道我的这些做法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更多的可能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且实际上碰到的总还是好人多。在印度,危险、骗局、混乱、动荡……等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反而是,他们的虔诚、好客、热情、友善,让我留下了更为深刻地印象。
但无论在哪个国家旅行,危险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降低这些事情发生的概率。
这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危险和绝对的安全,人生本来就该是充满意外与惊喜的,足不出户也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对于危险,与其逃避,不如更好地提升自我应对危险的能力。
抛开杞人忧天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感受真实。
结语
我一直觉得旅行与人生很像,旅行不是简单的休闲和放松,人生也是如此。对于旅行,我们除了会做一定的计划,还要面对在旅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这些意外有些是能事先预料的,譬如语言沟通的障碍、譬如艰苦的跋涉,也有一些是我们所不能预想的,特别是潜在的危险。
我们在前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详细计划,也无需去做。每一次旅行归来,我会发现,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正是旅行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与惊喜,这些不期而遇的瞬间,都是日后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
2014年国庆,在贝加尔湖时,我曾在渡轮上遇到一位马德里人,聊了很久,那时候的他辞了工作,一个人开始为期半年的环游世界,让我羡慕不已。3年后,也就是去年的国庆,我正在跨越半个地球,在马德里转机,去往离中国最远的国家——智利,突然想到了这个马德里人,仿佛昨日重现,一切冥冥自有天意。
只有把自己扔在了路上,才会知道这条路能让自己收获些什么,旅行的路途如此,人生的路途也是如此。
这,就是旅行所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和触动古代试婚。在有限的时间生命里,努力去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