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9年01月28日
黄思婷情缘紫云文学社创社刊-安溪铁观音茶酒15860786735

紫云文学社创社刊-安溪铁观音茶酒15860786734

祝贺紫云文学社于2018年7月11日成立!
本社热忱欢迎文学爱好者加盟,
以文会友,交流写作心得,
提高写作水平,促进家乡文学繁荣!


文 友 祝 贺
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原安溪县楹联协会副会长,安溪县“联坛十老”林松茂老师贺联:
为“紫云文学'社题
紫云毓秀传文脉
蓝水流芳化美谭
虎邱金榜林松茂
(戊戌大暑)
原安溪原第六中学校长,铭选中学校长余木根老师贺联
紫气东来思远翥
云霞西涌起征帆
西坪留垵余木根
芦田杨安定先题写社名
紫云瞻北斗
学社起儒风
西坪留垵余清奇
紫染山峰成峻笔
云游霄汉作玄香
芦田三洋杨华金
攀紫云山顶,万千气象扰心绪;
来芦田镇中叶庆均,数十友朋诵雅风。
湖上乡苏木德 贺
紫云焕彩胜迹呈福地,
学社生辉论坛蕴书香。
芦田村林赐生 贺
紫云文章崇雅韵
学社诗书颂儒风
西坪西洋格 余佩祥
?观紫云迎东西南北客梦想盒子,
论学社议春夏秋冬情。
西坪王一萍.2018.7.10
颂紫云文学社
娇阳腾热浪,
群友斗诗忙。
微信成荫翳,
乡愁化俪章。
虎邱金榜 林松茂?
贺紫云文学社
芦田佳境紫云巅,
文友同堂诵雅篇。
邀月对吟添逸趣,
迎风把盏祝青天。
湖上乡 苏木德
20180725
紫云文学社长青
紫气东来早,
云蒸霞蔚祥。
文房花斗艳,
学友墨飘香。
芦田村竹心斋主人
紫云文学社感怀
题词填字和诗韵
泼墨挥毫创意新
幅幅诗联心底涌
声声笑语乐微群
西坪留垵余清奇

紫云文学社秉承:“百家争鸣,知无不言,雅俗共赏;互相学习,认真创作,共同进步”的宗旨;以“汇集诗书文墨客,撰写安溪紫云风”为目的;对家乡福建省安溪县紫云山一带的人文故事,自然景观,丰饶物产等,用文学的形式加以描写歌颂;特别是紫云山景观,龙藏岩景观与传说,梅占茶,余邦彦,郑重,林鹤年等先贤。社员中涌现一些比较好的作品,特集结在此,以雅俗共赏;肯求大德贤才斧正指导!!
以下是部分社员作品
对 联
紫云山,龙藏岩
1 古刹重光白象舒心吟半岭,
菩提再绿青狮昂首啸西山。
余木根
己丑年(2009)中秋
2 龙光耀日月从来此地显昭应;
藏法映山川自古斯岩绕紫云。
余泗水
3 紫染层岚依圣境
云游峻岭恋仙山
杨华金
4 紫云山
紫气穿幽谷,鹅角崔巍,佛耳凌霄,石鼎上香尊弥勒
云祥覆峻峰,朝天突兀,小鲵戏水,银瓶斟酒敬佳宾
余少舟
5龙藏岩
龙腾虎跃,石破天惊,毓秀锺灵称圣地;
藏氣集祥,民丰物阜,神恩浩荡庇苍生。
余少舟

(龙藏岩一隅,摄影林进生)
梅占茶

(梅占茶,来源网络)
1 题梅占茶
梅骨仙枝四海品,
占春傲雪百花魁。
("百花魁"是梅占茶的注册商标。)
余木根20180713
2 题梅占茶
梅迎冬雪花失色,
占断春风韵添香。
竹心,余清奇20180710
3 题梅占茶
梅花傲霜雪一枝独秀
占韵出胪传四海飘香
余清奇201807
题炉田

(芦田村,网络截图林进生)
1
炉经日照云生紫
田以文耕雨化诗
炉篆紫烟呈瑞象
田咸梅占溢清香
林松茂
2
炉焙梅占飘香韵
田育莲花养禅心
余清奇
3
芦培梅占飘香韵
田育莲花带墨痕
余清奇
4
炉萦紫烟莲峰美
田育乌龙异韵香
炉宣鼎汉侍郎留诗题八景;
田广宅齐鹤年遗作咏三山。
竹心斋主人
5
炉绕紫烟呈瑞象
田翻金浪兆丰年
杨华j金
6
芦笛奏响茶乡曲,
田间飘来梅占香。
余木根
7
炉出猴公参圣意
田浮菡萏拜观音
余清奇

(芦田村一隅,来源微信)

(芦田村笔架山,猴公山《弥勒祥光》,摄影林进生)
中美厝征联(冠头)
1
中天日丽椿萱茂
美苑风和兰桂馨
中堂哲训惟忠孝
美誉仁门贵读耕
中情树德家风正
美意延年世业兴
中规中矩为人道
美事美言处世经
中堂卷帙传诗礼
美境山川入画图
中秋折桂登云路
美雨敲窗报喜音.
中肯必由勤练就
美文常自苦吟成
中道中兴中国粹
美山美水美家园
林松茂
2 中庸仁义后裔有贵
美德勇忠子孙兴隆
竹心斋主人
3 中庸处世家声远
美德传芳翰墨香
余清奇
4 中庸处世天地阔,
美德传家子孙贤。
余木根
5 中正处世家声远
美德传芳后裔贤。
林赐生
6 忠厚传家远,
美苑泽世長。
王连玉

(龙藏岩祖师洞,来源微信)
金美居征联
1
金匮藏书承祖训
美山献瑞启儒风
余清奇
2
金堂传家训根深蒂固荣万古,
美意庆童节枝茁叶青享千秋。
余木根撰联
(注:春节聚族诵家训,六一节举办“六一"冠头联赛。
都有很美的创意。)一一>此联仅为祝兴联。
3
金镶祖训勤耕苦读承先绪
美釀宗风积德行仁勉后昆
余清奇/林松茂
4题金美祖厝
金桂飘香千里远,
美风传世万年长。
苏木德
5金美祖厝
金鼎生辉仰先哲,
美门集瑞期后贤。
余木根
6
金堂承先绪
美地裕后昆
余清奇
7
金堂传家训
美地颂祖恩
余木根
8
金山银山笔架山山青水秀
美地福地龙虎地地灵人杰
余清奇
9
金堂传祖训枝繁叶茂门楣秀
美地育后贤业旺家兴兰桂香
余清奇

(西坪盖竹村看紫云山,摄影王土英)
玉树祖祠征联
1
玉蕴双溪银瓶高耸钟神秀
树荣德里瑞应重熙启后贤
余清奇,林松茂
2
玉山挹翠银瓶斟酒,
树德崇文瑞应重熙。
余木根,林松茂
3
玉映珠辉星斗灿
树荣叶茂桂兰香
杨华金 余清奇
4
玉辉祖德源流远
树茁孙支庆泽长
玉韫双溪辉祖德
树荣内坂护孙支
林赐生

(龙藏岩,摄影余君平)
嵌名谐趣联
1 致余木根
木荣期桢干
根正固本基
2 致林进生
进德祟文诗社立
生情寓意紫云长
3 致林赐生
赐尔千金何如六艺
生于盛世自有贤良
4 致余清奇
清风拂水鱼追月
奇径来人鸟放歌
清风拂竹开新画
奇岭听松化旧诗
清净安居酬素志,
奇山秀水胜桃源。
5, 致余少舟:
少小辛劳欣凤起,
舟车远涉祝风和。
林松茂
6 致松茂师
松月清风山景活
茂林修竹水声幽
王伯兰
松枝有节临渊立,
茂竹无心任雨摧。
竹心斋主人
松涛阵阵闻风起,
茂竹修修见节高。
林赐生
松因雪压挺而立
茂为竹苞修更直
余清奇


(芦田村,顽猴朝莲花,莲花映紫云)
律 诗
1 七律.紫云山
邱育章
云山矗立海峡西
紫气东来两岸情
北斗七星金玉殿
龙藏三祖紫云亭
八闽起舞群山绿
五圣共和碧海清
四海同胞齐盼望
兄弟姐妹诉亲情
2009??
2 老三届聚会
余少舟
南师阔别五十秋,
东西南北四方游;
山重水覆难谋面,
眼花鬓白岁月流。
庆幸才子提聚会,
一呼百应齐运筹;
九九重阳襄胜举,
五湖四海汇泉州。
写于2018仲夏
3 步福才同年雅韵
祝老三届聚会成功
林松茂
缘何践约赴泉州,
母校南师情未休。
往昔骊歌犹在耳,
而今白发己逾秋。
一朝聚会争褒赞,
三届同仁共议筹。
幸冀重阳欢叙旧,
心随晋水汇东流。
20180721
4 紫云山
书赠余少舟兄雅正
香港吴志成
名山久仰访芦田,
携友紫云龙藏巅。
玉壸莲花弥勒献,
鹅冠石鼎武夷连。
夏煙一抹蒼茫画,
神斧三分滴翠鲜。
万古圣区今日览,
千秋才俊蕴钟绵。
注: 武夷,闽南名山源于武夷山。


(龙藏岩虬松,摄影林进生)
近体诗
1 端午感怀
林松茂
离骚千古韵,
屈子万民尊。
肉粽传隹话,
龙舟载国魂。
2 无题
余福气
奇峰紫雲山,
天池鲵子涟
青山水秀美,
怡乐在云天。
神妙祖师洞,
仙鼠舞蹁跹,
圣泉清如许,
显赫龙藏岩。
20180712
3 无题
余金泰
仙峰静卧入云端,
霞光如虹出夜阑。
老僧笃定佑福祉,
文才武略代代传。
20180702
4 心中有佛
王连玉
行善积德佛门开,
善男信女许愿来。
方外有佛皆净土,
心中无我即蓮台。
20180715
5 忆二中
竹心斋主人
林松茂斧正
驷岭欹嶔校舍隆,
蓝溪汩汩铁峰东。
碧波犹荡书生面,
山间似闻古雅风。
20180722
6 过庐山仙人洞
莆田仙游 邱金亮
2818.7.28
仙人洞里探玄机,
傲雪劲松题照诗。
无限风光收眼底,
青山着意恋依依。
7 感恩老师
一缕馨香传文脉,
三年学苑受惠恩。
白鬓形消终不悔,
桃红李绿独成门!
竹心斋主人
20180722

杂言体

(龙藏岩附近怪石,摄影林进生)
1 西山记
余建兴
紫云青山下
幽幽一禅家
村舍千年史
有墨不轻夸
阡陌清茶
朴灿砾瓦
绕处山半
已胜繁华
20180703
2 落秋枫
余建兴
细雨霏三日,
寒意入晚秋。
青灯伴黄卷,
情深赴东流。
哪堪清烟熏味,
怎敌潺潺清愁?
枫零落,
月如梭,
乐也宿秋,
郁也宿秋…
3 春夜愁思
余建兴
春风化雨亦凝香,
巧遇燕尾倚新妆。
待到秋枫红叶落,
未妨惆怅各飞南。
夜色犯窗前,
眉头皱流年。
无知晚风不识趣,
忽冷忽热惹君狂!
天欲暗,
愁容把盏。
唯独有尔不嫌,
伴我入梦寒暄!
二零一六 三月

(紫云山上奇石,摄影吴育生)
4今晨仿元稹宝塔茶诗作《梅》一首。

花细,
枝槐。
藐群卉,
百花魁。
寒冬腊月,
独自盛开。
斗风复傲雪,
志坚断难摧。
丹青百幅难写,
浓墨千年几回?
骚人肠断魂难觅,
雅客眉愁暗付醅!
(竹心斋主人20180720厦门)

闽南四句
林建业
安溪仙境龙藏岩
紫云峰高佮天粘
钟灵毓秀真龙潜
山清水秀没人嫌
龙藏祖师摮保庇
千年文化有史记
普足昭应两名字
安永黎民有福气
无论拄着啥代志
若兼向祂来请示
灾病祈求好利利
功名利禄必成器
20180706


(龙藏岩附近怪石,摄影林进生)
闽南山歌
闽南山歌源于闽南先民劳作时即兴编唱,多为男女对唱情歌。闽南古时有歌即兴对唱活动类似壮族等少数名族的山歌会。歌词多富诗意,有古汉民族诗以歌之的遗风。
风吹菅尾连天摇,
日晒田水辣润烧;
对面娘仔白挂笑,
堪得不娶给娘招。
竹心斋主人录
注:菅,山上似芦苇的草 辣润烧:取发音,意思是水温而不热 娘仔:闽南称未出嫁的女孩为娘仔 堪得:情愿舍去而得到 招:入赘,做上门女婿
风仔吹来味清香,
路边有出好花枞;
若甘一朵来相送,
欧咾娘子嗷做人。
余少舟录
注:风仔,清风。若甘,如果可以。欧咾,夸赞。嗷,很会,很能,很厉害等。


(龙藏岩附近怪石,摄影林进生)
现 代 诗
1 风吹故乡
一滴水的救赎,是置于河流之外
把自己烘干
从此它与土地,多了一场大雨的距离
一个人负笈远行
如同离群之水,心怀升腾之念
因此,请原谅白云的罪责
就像群山原谅小路,夜色原谅夕阳
而白云遥望大地,如同游子遥望着故乡
在风向里,逐渐走失
杨金中
2 路
(恭喜我儿顺利进入田径跳远国家队!)
三权
塑胶跑道和沙砾历练出坚强,
用汗水和意志铸就不朽人生。
不为失败所顿挫
成功是从一次次挫折堆积!
不畏惧风雨寒冬
因为明天会有阳光的温暖
更美的是
那雨后的彩虹!
拼博吧
因为目标未至!
拼搏吧
不骄不躁去坚持!
因为雄鹰就该在九天翱翔!
2013.11.23


(紫云山下龙藏岩,摄影林进生)

龙 藏 岩 赋
余金泰
2018.01.18
悠悠清溪邑,魏巍紫云山;
古有龙崇庵,今名龙藏岩;
千年齐拜祭,仙境三祖师;
唐传有汤氏,夫妇偶攀岩;
登得山高处,不得下云端;
双双拜灵石,许诺长供养;
云开下山来,一念建宝殿;
聚结三乡里,余郑王三姓;
金殿初落成,辗转降瓷炉;
乡邻同叩拜,福佑万千民。
修建此福祉,共同永护持;
宋明清年间,皆有香火传;
宋僧陈普足,修禅飞炉峰;
说经且论道,善施济世人;
传有一古钟,上记有铭文;
乾隆戊子年,尚存岩石边;
明有林有年,主撰安溪志;
记载龙藏庵,后人立佛龛;
供奉祖师爷,保留有红砖;
清朝康熙间,三乡修佛殿;
重新立约定,为励志后世;
若中得举人,或官至县蔚;
可书撰对联,相续留殿堂;
乾隆廿五年,闽侯有县官;
名为余邦彦,即是半岭人;
题联记之曰:
“龙藏紫云间,牙爪隐现,
增神光之有赫;
炉飞岩石上,香烟叆叇,
畅佛国之长春。”
后有中举者,湖坑人郑重;
题联句如下;
“危石构洞天,好向石巅寻胜迹;
紫云呈福地,应从此际认龙藏。”
后人铭记心,撰刻于厅堂;
至建国初期,不慎失灯火;
二零零八年,定为古文物;
南安吴土龙,信士杨福山;
捐资人民币,四百余万元;
后来吴土龙,再捐三百万;
聚合各村里,社会诸名流;
多有捐赠者,累撰刻记载;
成就今景象,尚应多努力;
征集各方众,见者皆有福。


(紫云山,摄影吴育生)

美哉 芦田
竹心斋主人
美哉芦田,晋江之源。
万山环耸,三水入潭。
美哉芦田,八景奇观。
鱼山啸月,新岩梵响。
美哉芦田,奇茗梅占。
茶山万顷,翠竹芊芊。
美哉芦田,钟灵毓秀。
怡园鹤年,有诗千篇。
读《福雅堂诗钞》有感于鹭岛。
2018年7月5日。

评 论
林赐生
《美哉芦田》诗词点评:第一节,写芦田是晋江源头之一。写水,水是万物之源,点出芦田是晋江之源(母亲河之源),芦田镇内莲花山和紫云山是安溪县蓝溪干流最长源头,一下子奠定了芦田在泉州的重要位置。 由远由近,由晋江、泉州到安溪,到芦田。 取万水归宗,百川汇于海之意。前句由远及近,后句由近及远。 又点出芦田村的形胜(万山环耸,形似香炉,初名炉田,后改芦田),芦田镇命名历史由来(刑部尚书一一詹咫亭命名); 第二节,写物,写山,也写景,芦田最有人文的历史景观,芦田八景,清代大诗人林鹤年又有八首诗赋之,又点出其中二景,说明芦田山川秀丽,名胜古迹历史遗存丰富,可见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
“鱼山啸月"、“新岩梵响”是芦田八景之二,也是八景中最著名的两个景点。 一句写诗人林鹤年在鲤鱼山顶上结庐,长期与诗友呤诗唱和;另一句写芦田村岩岭千年古寺钟鼓齐鸣,寺中僧众,信众多,佛音绕,梵音响,两句都写动景。 鱼山啸月,指诗人月夜与诗友在鲤鱼山上品茗呤诗唱和也; 第三节,写茶,写茶文化,写梅占茶,宏扬茶文化。芦田是梅占梅的发源地,茶园万顷,绿竹成荫,好地方;林鹤年诗集中有很多茶诗,多次写到梅占茶,再次点出奠定了芦田在安溪乃至中国茶界及茶文化的地位及历史地位。 诗人诗集中写“十里贱栽花,千村学种茶" 、"生意动林际,杉茶遍户栽"、"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 诗中多处写到茶,可见芦田村中茶树众多,“梅"即指梅占茶。 第四节,呼应开头,画龙点睛,写人。写诗人林鹤年是芦田,安溪,福建,及至中国近代诗词集大成者。他在厦门鼓浪屿福建路24号建有庄园一一怡园,历史名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林鹤年的《福雅堂诗钞》,共四册,十六卷,收入林鹤年写的诗词二千零十八首。 翠竹芊芊和有诗千篇,前句采用拟人手法,把翠竹摇摆写成像少女身材苗条皎好,动感十足,让人赏心悦目,写法有《诗经》遗风。

(芦田龙须漈瀑布,摄影王连玉)

散文 . 随笔
1我那艰难曲折的求学路
余木根
1963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说是小学,也没教室,是借用郑氏宗祠上课。两年招一次生,我们一年级与三年级在宗祠大厅排成两排上课。学校只有一名老师,教一年级也教三年级。语文、算术分开上,音乐、体育课两个年级合在一起上。老师先给一年级讲课,讲完一年级做作业,老师再给三年级讲课,讲完三年级做作业,老师回过头来检查一年级的作业。这样的教学倒也很有序,我们还可以边做作业边听三年级的课。到了1966年小学三年级,老师带着我们走了两天的路,到县城去串联,回来后接上级通知,说要停课闹革命。在我们小山村,没什么革命可闹,于是各自回家,除帮家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更多的时间是三五成群上树掏鸟窝、下溪捉鱼虾。在这胡闹的三年里,倒也练了一身游泳爬树的好功夫。
1969年复课闹革命,我到了离家10公里外的五中上初中。当时中学是军事化编制,年级叫“连”,班级叫“排”,我被编在一连二排,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军训和参加批判大会。1971年初中毕业,我的成绩在排里第二名。当时分配给我们大队上高中的名额只有5名,而我们大队有12名毕业生,该谁上,不按成绩,大队干部子女优先上,然后按照雇农、贫农、中农顺序安排。我家是中农,排不上,于是14岁的我就回生产队参加劳动。
1973年初中升高中政策有变化,要考试,择优录取。五中的王校长还记得两年前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没上高中,替我报了名,还派了一位老师走了10公里的山路来通知我去参加考试。于是我从田里回来,跟老师去五中参加考试,顺利被录取,上了高中。
文革期间,没有高考,上大学都用保送。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感到很迷茫,常心里自问,读书有用吗?我们班主任常在班里说:“认真学,别多想,迟早会有用的。”因班主任的鼓励,加上我是班里的干部,要带头学习,所以也就不多想,认真学习。高中毕业,我每门功课都优秀,留校当了民办教师。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我是中学民办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边教学,边准备高考。1977年高考后,县广播站广播上线名单,我的名字也在其中。到县城参加体检,全部合格,但一直等不到录取通知书。后来到县里一问才知道政审没过关,原因是我与当时被打成“四人帮”的王校长走得太近。王校长对我有恩,没有他我上不了高中,当不了民办教师。在我的直觉中,王校长不像是四人帮的人,是一位治校有方的忠厚长者。恢复高考后五中考上大学的人数全县最多,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感恩,也认可王校长的为人,尽管当时王校长被关进学习班,我也经常去看他,被人误会,政审不过关。组织终归没让老实人吃亏,后来组织定论,王校长不是四人帮的人,调另一所中学当校长。
高考没被录取,那年我23岁,在农村也该成家立业了。我爸把我结婚的床、柜、被都准备好了,说媒的人也常来我家介绍好姑娘。但我不死心,决心再搏一年。
1978年再次走进考场,考后,县政府门口红榜公布录取名单,我竟然名列第二,被华东师大录取。于是我背上那准备结婚用的新棉被,坐上汽车再换火车一路来到华东师大。到华东师大是10月5日晚9点多,有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老师来安排我先住下。老师看到我只有棉被没有床垫,不知去哪里拿了一床棉垫给我铺上,那是我在母校华东师大睡的第一个晚上,也是睡得最温暖最踏实的一个晚上。第二天集合时我才知道那位安排我住下的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龚老师,从此我和龚老师结下了师生情缘。一晃40年过去了,我也退休了,但我与华东师大与龚老师的情缘越老越深。

2 一缕清香入圣境
竹心斋主人

(网络图片)
闲来一杯茶,书香伴茶香。这是我,一个普通安溪人最好的休闲了。五月的安溪处处花红茶绿,忙完一天的工作,任由嘶嘶虫鸣,阵阵哇喧福山芳树,沐浴更衣焚香,把纷乱的
心收起。沏一壶铁观音,让袅袅兰花香溢满屋子,让身心随那清香放松,再放松。
生于斯,灵山圣水孕育古代多少安溪先贤。何不藉此良机和他们来一次心灵之旅?
时光仿佛回到五代南唐,在安溪西北部,佛耳山下(今祥华镇)有位詹隐士名敦仁。此时他正在“清禅”室与高僧探讨佛学奥秘,追究人生真谛。在为安溪创建清溪场继而设立清溪县后,詹公功成身退一心归隐,乐山喜水。一生穷究于学问,由儒而道,由道而释,人生由此得到升华,得大自在。
他在《清隐堂记》中这样写道:“然清则清矣,是特悬之名耳,又乌睹其所谓至清者哉。若夫烟收雨霁,云卷天高,山耸髻以轩腾,风梳木而微动。殆若晓粧睹镜村长放过我吧,夜籁沉声,寒泉聒耳,玲珑如戛玉,峥崇如鸣琴。非宫非羽,五音不调而自协;不丝不桐,五弦不抚而自鸣。此其所以为清者也。然与其适于耳目之外,孰若得之于胸襟之内?春而耕,一犁雨足;秋而敛,万顷云黄。饥餐饱适,遇酒狂歌,或咏月以嘲风,或眠云而漱石。是非名利,荣辱得丧,皆不足以为身心之累,此真清者也。宜乎斯堂,以清目之,是曰清隐堂云。”
由此观之,詹公业已无身心之累,以一个自然的人完全融入大自然,已然能体察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了。
詹公的诗多半禅境深远,久读不倦,意味深长学而不厌造句,如警世洪钟。
“十年采尽北山薇,不管兴亡是与非。回首白云长在望,爱山成癖自忘归。”(《伏拜家君手书,不觉偶成一绝》)
“野店相逢说赵州,对师无语亦无酬。道人已得三三昧,明月江头送渡舟。”
可见当时最先进的“赵州禅”詹公已是驾轻就熟,对答如流了。
詹公在《与介庵游佛耳煮茶待月而归》中写道:“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好一句“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不难看出,此时的詹公已然是一位活脱脱在世神仙啊!
去年采购茶叶经过祥华的詹公祠,见到久违的詹公,不禁心生感慨:
公造清溪福址祥,
身隐万林伴月闲。
知音千年来相见,
与君谈玄佛耳山。
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教我们如何为人,如何处世?他们所达到的那种人生境界不正是我们梦寐欲求的吗?
品一口铁观音,我的思绪又再一次飘动。
安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先贤数不数。他们有的官至宰辅,清正廉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有的学术有成为民族智慧添砖加瓦;有的义薄云天未来蛊药医,高风亮节为中华民族道德楷模。
由商而仕,并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芦田人林鹤年也是值得我辈学习的榜样。
林公祖上几代经商,因茶叶发家。1882年中举,1883年考取誉录。1894年中日战事爆发,鹤年捐献巨资(据传达百万两白银)给清廷以作军需。后任台湾道台多年。甲午战败,鹤年不忍台湾被割让,辞官隐居鼓浪屿,建“怡园”,意即:“心中怀台”。此后在老家芦田兴建“兰圃”学堂,推行现代教育(为安溪最早的现代私立学校),并终生讲学教学。
林公诗文俱佳,有《福雅堂诗钞》等传世。历史上在安溪的咏茶诗或涉茶诗中,林鹤年是写的最多也是最长的。
我找到一对鹤年题的对联:
公去几何年,留存半角闲亭,权与梅花成眷属;
我来自千里,凭吊孤山抔土,好向明月认前身。
此联是在闽侯发现的,题为《题林处士巢居阁》。林处士就是宋林逋。林逋是中国历史上的真隐士,一生养鹤种梅,自誉“梅妻鹤子”。从联意来看,:“好从明月认前身”,因为林鹤年名中有鹤,故联想感叹自己是林逋所养一鹤,与逋朝暮相处,岂不快哉!适逢甲午战败,时运不济金善雄,鹤年隐居之心顿现。
历来文人相轻,但从此联来看,林鹤年对于林逋切实是推崇有加,处士隐居的惬意生活一直也是中国文人的理想。两代文豪心灵交融,不失为文坛佳话!
时光飞逝,敲完这些文字,茶也冷了,妻子也在叮嘱早些休息。我想这一缕清香虽然不能带我进入圣境,但起码它让我有了一次次的心灵洗涤和进化。窗外依旧是那轮明月,不知詹公是否依旧睡在那石崖之上?不知鹤年是否还在怡园里吟诗和唱?
虫儿嘶嘶!
文:竹心斋主人2015年4月25日于厦门

3 紫云山的畅想
芦田中心小学
林全富

(紫云山,来源网络)
紫云山的畅想
家乡的紫云山地处中国铁观音故乡安溪的西边,此处交通方便,远离都市,保留着大自然的原生态,到处是高山深涧,密林阴郁,生态的多样性着实让人长眼。天池中有中国小鲵,原始森林中有桫椤。是绝佳的旅游朝圣、休闲渡假、养生康寿的好去处。跟随我思绪的脚步,你将领略到紫云山的胜景,因为我生在紫云山中,长在紫云山中,绝对是个好导游!
紫云生处紫云山
在云雾的笼罩下,紫云山仿佛一位端庄慈祥的、白发苍苍的老仙翁。你看,那险峻的沟沟壑壑便是他的皱纹,那条条山涧便是他的粗壮的血脉,那蒙蒙雾气便是他的满头白发,那山腰的白云便是他的腰带,那满山的苍翠便是他的仙袍吧?再加上那一丛丛一簇簇的映山红,那仙袍可华丽了,可不是吗?那可是老仙翁的衣服,能不美吗?每每清晨,站在紫云山的峰顶乡广美,向东远眺,那滚滚的云海,再加上旭日东升,云海与红日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仙境之中是。
龙藏洞中龙藏岩
龙藏岩在紫云山东面的山谷中,龙藏岩的大殿,是一座刚落成的岩殿,顺着山势,由东向西分别为三进,房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屋檐是暗红色的,让人感觉到他的庄严与活力。大殿的门是用花岗岩浮雕与透雕结合雕成的,门上木制的房梁采用斗拱搭建,拱梁上雕着好些形态各异的飞天。殿内安放着端庄肃穆的大佛。
龙藏岩最令人称奇的有两绝:一绝是它的地缘黄奕聪 ,它后倚紫云山,从下往上望去,那高耸入云的紫云山真是威严,由下至上每处断崖上都有一方厚厚的绿草或葱绿的小灌木覆盖着,真是层层叠嶂上云山。二绝便是它后山的龙藏洞。龙藏洞是由三块大石头叠成的,左右两旁各有两块十米高的巨石,上面卧着一块椭圆的巨石,下面就是龙藏洞了。这里冬暖夏凉,每当清晨,紫色的烟雾从这个山坳中升腾而起,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山称为紫云山。紫云升起的地方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于是也就有了这龙藏岩和龙藏洞了。
天池有灵物,仙山添灵气
天池在紫云山左侧的山巅上,站在天池边上闽粤第一城,看着那清凌凌的池水,池中装着蓝天、白云,池水静极了,仿佛那是一面打磨精致的铜镜,它的镜框是那古老沧桑的发黑的岩石庞小杰,石头上布满了中国画一般的地钱。有了古老的镜框,那镜面显得异常的明亮,这世上哪有如此完美的镜子呢?天池里生活着远古的灵物——中国小鲵,使得天池多了几分灵气。与天池相望,分别设有观景台、金碧辉煌的玉佛寺、龙山寺和紫云台。
人间四月芳菲尽,紫云山上杜鹃红
紫云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池边上那满山的杜鹃花海。四月到了,当别的杜鹃完成春的使命时,这里的杜鹃却傲然怒放。在万山皆绿时,这里却独有一片红。我不禁感叹:“人间四月芳菲尽,紫云山上杜鹃红”。别的杜鹃花大多是红的、紫,花形也一般,可这里的杜鹃花却是素素的粉红色,叶子长得异常的绿,花形似桃花,却没有花蕊,花瓣上有还有咖啡色的点点,它给予人宁静的感受。它富有的宁静,也许是因为吸收了天池的灵性吧。
明天的紫云山上要是盖起了大佛寺、观音寺等,一定会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再加上山上这处处胜景,定然是朝圣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果你来此一游,定能让你感叹:此地离凡尘最远,离心灵最近!

4 紫云山的冬
林子 文

(紫云山,摄影林进生)
下霜了,家乡的紫云山,冻得瑟瑟地安静下来;下雪时,黑山白水凝滞了,山也忘记了天亮,蜷缩在连绵起伏的海拔里,颐养天年。山,忘记了时间的邈远,宇宙的洪荒殷光栋,金黄和黛绿一并温存在她怀里。冬天的紫云山,有一种圣洁的阔达,有风,间或有叮咚作响的水声,很细,很轻,夹杂着冷气,有点寒夜孤寂的妖媚。
为了逃避自由,紫云山自个儿隐居起来,因为她不想在尘世里喧嚣,离开热闹,就是为了寻找孤独,然后,安静地与自己嬉戏,她想,最苦也莫过于流浪在自己苦寒的边缘,就着肃穆,和着苍凉。然而,白天有零零落落鸟声,晚上有凌乱的月牙清辉陪着,终究,也是慈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紫云山是思想者朝觐的地方,跋山涉水,为了远山的那股寒意,为了跟山一样绵远,人,栖息在冬天的山丛里。我愿化为千年古枫,在连绵不断的山际,随性挥洒自己的红色,茎叶脉络分明,跟雪水一起,埋在密密麻麻的深山老林里掠心女法医,给地下的冬色铺满红色的思想;我愿在地下枯萎的松针里,化为暗生滋长着的黑色蘑菇,供山里的小姑娘采撷;或为蕨菜,或为冬笋,给大片的山,留下林子的印记。
踩着冬天的雾,进山。晚上的各种天籁,都在山的蕴蓄里,得到安然地休憩,没有春花怒放,没有夏水疯涨;没有秋虫呢喃,只有漫山遍野的寒气,凝结成冬霜。而或,激灵成细细的冰条,挂在松枝上,静等金色的朝阳,极细极细的过山风,吹在垭口里,吹在山的心窝上,簌簌作响。
拾得石阶,捡几支树杈,带一盒木质火柴,一个人行走于山间。四周,都是静默的树木,红的叶子,绿的思念,黑的地皮,黄的冬晕,白的蒹葭,统统归一在响晴的山村,夜色正浓。冬天是童话最美的注脚,颜色背景可以是白,可以是黑,可以金黄,可以天蓝,城堡和有关故事田弘光,都氤氲在行山人的思绪中。划一支火柴梗,黑不隆冬的山涧里,就有了温暖的颜色,照亮了山的空灵和人的困窘,在黑夜的山中游,为的是寻找与山一样惺惺相惜的沉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和我,成了对视的两个范畴,我是人,山是神,人与神,靠一根火柴点燃了彼此的心有灵犀。霜气,冰冷,火焰,温情,山是空的坚实,我是满的脆弱,在坚实的脆弱里,我忘记了自己,羽化成了一个冬天的神话。
冬天的紫云山,是思想的老者,几千年的桑海沧田,她依然还在这里,接受着岁月的膜拜,她戏谑着所有的传奇,嘲笑着最为漫长的等待,风华绝代,峥嵘岁月,在山的眼里,都是浮云。她是时间和空间的混血儿,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她喜欢聆听风的声音,鸟的脆鸣;喜欢树的飘摇,草的悸动;喜欢感受孤寂的冬夜带来的炉火气息;喜欢万籁寂静的时间永恒。
冬去秋来,春暖花开,每座山都是宇宙的宁馨儿,缱绻在林子内心广袤的旷野里高恺蔚,安然入梦,成了我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一天,在孤寒的冬日,我,一位逆旅的过客,百代的匆匆,行走在山上,邈想着盛满过去更有新时代的未来。
通讯地址:泉州软件园8#422
转载请注明:原创:林子

5 紫云山风光

(紫云山,摄影林进生)
紫云山(又名鹅角冠),天佑派母亲山。因清晨时常紫云缭绕而得名。是安溪县南部最高的山峰,海拔1341米,距离安溪县城54公里,离厦门107公里。
紫云山上云峰凌霄、气势雄伟、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石男、石女、石鼎、石船、石厨、石猫、石笋??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山上长满奇花异木,四季野花不断,山腰间绿茶千顷、翠竹万竿、清泉潺潺、曲径通幽、凉风习习、幽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紫云山腰处明清时代建有一座规模颇大的《龙藏岩》寺庙,香烟鼎盛、闻名遐迩。清朝乾隆庚辰年恩科第33名举人余邦彦为《龙藏岩》题联曰:
龙藏紫云间牙爪隐现增神光之有赫
炉飞岩石上香烟叆叇畅佛国之长春
清朝乾隆戊申年举人郑重为《龙藏岩》题联曰:
危石构洞天好向石顚寻圣迹
紫云呈福地应从此际认龙藏
今遗址尚在。传说中寺庙后大石上,天上飞来一个石香炉,因此,这块高百尺的大石头取名“飞炉石”,故联中有“炉飞岩石上”之句。古寺庙供奉清水祖师暨玉皇上帝、如来大佛、协天大帝、大德禅师??等神像。请名师用檀香木雕成的祖师佛像、佛身装有机关、能站能坐,据传说此尊佛像与蓬莱清水岩那尊祖师佛像是同年代同一师傅用同一棵檀香木雕成,龙藏岩这尊佛像用第一段、清水岩那尊佛像用第二段檀香木雕成,二尊佛像可相媲美。
紫云山的山川奇秀、山场广阔、常年气温除冬天春节前后有十多天降到0℃左右,其余时间均保留在16℃至28℃之间,是闽南金三角地带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是朝圣、旅游、渡假、养生、娱乐的好去处。
站在紫云山巅,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近处的朝天山、猴公山,远处的佛耳山、云中山等等,历历在目、层层叠嶂,奔腾飞舞、争奇竟秀,万千美景、尽收眼底。极目四周了望,看不到一支工厂的烟囱在冒烟,吸收的尽是清新无比的新鲜空气。要是你口渴了,只要走近小水沟喝上一口甘甜的山泉水,顿觉一股清凉传遍全身、沁人肺腑、登山的疲劳顿时消失殆尽。水沟脊胸蛙嘟嘟呜唱、水中的小鲵正向您点头摆尾欢迎您的光临,让您深感大千世界万物都充满灵性。
紫云山山脉的另一高峰“石鼎峰”,是亿万年前的一个火山口,山巅火山口形成一个小天池,池里的泉水终年不干逃离天堂岛,小鲵在池中繁衍不衰、池水清澈见底,站在池岸边俯视,蓝天白云倒映在池底、您清楚看到这里“鸟在水中飞、鱼穿云层过”,别有洞天之感。
紫云山北面2公里处有一个外形极像一个带把酒瓶的山峰叫“银瓶山”,站在紫云山向北了望,银瓶山的瓶嘴恰巧与“石鼎峰”相接,巧妙的形成一个“银瓶酙酒入石鼎”的自然景观,耐人寻味。
紫云山的西南面3公里处有一山峰叫“莲花山”,其外形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山腰上有一个深近百米的“银燕洞”,洞中生息着数千只银燕,既是珍稀动物,又是高级补品,令游客浏覧垂涎。(注:国家地质队曾探勘此洞,发现这种动物是“银燕”)
紫云山四周遍布着唐宋时期的古山寨、有石狮寨、大仑寨、军寨、圳内寨??等等,有的是石砌寨墻尚完好,房基依稀可认。只要稍加修葺,即可恢复古寨原貌,让游客观赏千年前古人的生活场景,别有一番特色。
紫云山腰有一处奇特景观,千百年来村民约定属成的地名叫“石将军”,稍有艺术眼光的人顾名思义就能悟出其中的奥妙!走近此地抬头仰望,眼前呈现一幅微妙微俏的自然画卷;一遍竹林中挺起一根大石柱,石柱下半部被竹林和杂草树木包裹,上半部凌空挺立、直插云霄、雄伟壮观、尽展雄风、真是形似神更似。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清晨紫云山看日出,能看到厦门的海水,如深绿色的绸带在飘动,而近处紫云山下群峰被晨雾笼罩,无数的小山巅凸兀在一片白茫茫的晨雾上,恰似翡翠镶嵌在白玉盘上,在晨曦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璀璨夺目、变化万千。晨雾中的紫云山恰似浴后的少女,身披薄如蝉翼的白纱,在微风中飘动,时稳时现其娇美的身躯,风光无限。
有诗咏紫云山曰:
紫云山上景万千,春赏百花夏乘凉;
秋观日出冬偿雪,琳琅满目胜仙乡。
咏紫云山雪景曰:
枝枝草木凝霜脂,朵朵冰花遍地开;
晶莹剔透玉铺地,风吹雪球滚滚来。
附紫云山冠头联:
紫气穿幽谷、鹅角崔巍、石鼎朝天、银瓶酙酒敬神祈,佛耳凌霄闻玉磬;
云雾覆群山、奇峰突兀、巨石遍地、小鲵扬波迎贵客,野花浪漫醉佳宾。
紫染乾坤碧海青天聚瑞气;
云飞翠岭深壑幽谷耀佛光。
紫气东来瑞霭楹堂添秀色;
云霞辉映祥光当户沐神恩。
紫峰千重、古道泉石流宝气;
云天万里、龙腾虎跃显神威。
龙腾虎跃石破天惊乾坤钟灵神圣地;
藏经修行慈悲为怀神恩浩荡庇众生。
紫云山的东面,深壑万丈、峭壁千仞、斧劈刀削、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峭壁上生长着珍稀菌类,名叫“石菇”(石耳),要用百多斤麻绳把人系牢,从上往下坠到石崖中部,才能采到“石菇”(石耳),其价格贵过黄金,据说能治疑难杂症和益寿延年。
紫云山的北边,又有一山峰叫“巽峰尖”,石崖边岩逢中长着几十棵千年古树,最大的树干要四人拉手才能围抱,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千年古寨,大仑寨旁长着数十棵参天大树、高四十米左右、最大的树干要几人拉手才能围抱,是罕见的大柳杉,列入国家第二类保护树种。
水尾宫是远近闻名的“断尘埃”的千年古庙,庙宇为木架结构,奇妙的是千百年来庙宇的横梁、角板上从未见过半点尘埃堆积,像刚用水清洗过一样,令游客啧啧称奇。只要您亲临其景、认真鉴偿此地的灵山秀水,“断尘埃”的奥妙即可感悟!
紫云山石崖旁生有一种芳香的中草药,名叫“寸附”,其长不过尺,只有3~5寸长、由此得名。村民采来作治胃肠病和降火泻气之用。还有石松(万年松)石莲、更是盆景的好材料。
紫云山上生长有“金线莲”、“银线莲”是稀有药材,还可作盆景观赏。
紫云山上还有野生冬虫夏草,说明此山是培植冬虫夏草名贵中药材的好地方。
紫云山石崖上布满老鹰的洞穴,群鹰时常在空中盘旋。野兔、穿山甲、獐、麝、猞猁、山羊、野猪??等等各种珍稀动物时常在山坡上出没,游客好奇地抢拍难得一见的镜头,喜不自胜。
紫云山低纬度、高海拔特定的地理自然条件是培植西洋参的理想基地。厦门鼓浪屿《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曾经在同类地区作过专题试验,己获得培植技术成功。
紫云山、莲花山、银瓶山、三山鼎立,连成一片。三山脉脉延伸至西坪、蓝田、祥华三个乡镇的交界、总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中间仅夹着云山村,其余都是林草荒地,具有广阔的山场可供综合开犮成高科技种植园、养殖场。可造林、种茶果、种植各种名贵中草药;养殖鹿、山鳮、獭、脊胸蛙(方言:石冻)??等各种珍禽动物。结合观光旅游,大有用武之地。期待高瞻远瞩的能人前来开发。
综上所述,紫云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具备是一个有待开发集“朝圣、旅游、渡假、避暑山庄”为一体的处女宝地,期待着有远见卓识的能人志士前来开发,造福人类
昉公二十七世孙余少舟写于2008

(紫云山,摄影周志杰)
6 紫云山游记
竹心斋主人
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矗立着一座大山——紫云山。
每次路过紫云山我都被其雄伟气势所折服,必停车远远观赏一番。特别是遇有云雾缭绕,整座山仙气飘飘。云若白龙嬉戏于山际,山似姣女藏羞于方巾!时有鹧鸪啼于林际,或见彩虹挂于川前,美不胜收!
今天刚好带几位厦门的朋友来游紫云山。
随着山路盘旋直上,海拔越来高。但见众山服拜于脚下,公路状似鸡肠。停于山腰,凉风习习,山泉叮咚,虫嘶鸟鸣。远山重重逶迤向前,山涧云霭缥缈,村庄零落棋布于其间。隐约听闻鸡鸣狗吠,车声喧嚣。路边杜鹃怒放,蜂蝶正忙。一股雨后林木特有的气息夹杂着种种山花的香味钻入鼻腔,冰冰的,香香的,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偶尔有车从身边擦身而过,车上行人匆匆,并无心欣赏这美景。
从西南拐个大弯就到了山上的山门。这里地势平坦些,两边的山似乎有意在这留个缺口,仿古牌坊的山门刚好占满了缺口,在宝石蓝的天空衬托下更显雄伟大气。到这里已近海拨千米了,两边的山只有一些灌木和野草,偶尔一两棵不知名的参天大树矗立,好像紫云山上的山神,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紫云山的陡在南坡,北坡这里地势缓和许多。沿一条新开辟的土路驱车可以到达主峰底下。
在左手边的一个略低峰顶上居然有个天然的池子。池子面积不大三四百平米的样子,积水最深处也没超过四五米。神奇的是这里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右手边的主峰也不见有水流向池里,而池里的水四季常青。早年读小学老师带我们来这里的时候,水特别清澈甘甜,池子里有水草青青,偶尔在草间能见到像壁虎一样黑色的“水猪仔”游戏其间。有顽皮的同学用矿泉水瓶装几只回家养,没过几天就死了。后来才知道那是中华小鲵,珍贵得很。
天池很特别的是池周边的岩石,冷不防还以为人工倒的水泥,小沙石遍布其中。其实那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自然冷却的火山岩。这说明这天池就是个火山口。碰巧这天池和附近的银瓶山相对,当地人给它们取了个很美的名字:银瓶斟酒入石鼎。仿佛这池中的无源之水是从银瓶山倒过来的。

(紫云山天池,来源网络)
从天池上峰顶还要爬二三百米的山路,说是路,其实是人踩久了自然形成的小道。来到主峰往南望,山如刀削,峭壁倒悬,山势之险犹如华山。此时,视界开阔起来,周边几十上百公里清晰可见。大雾山,莲花山,银瓶山,朝天山…在远处围绕而坐,有万山朝宗之气慨!群山默默,让人想起菩提树下,围绕释迦而坐的众僧。
巧的是,从一些角度看,紫云山主峰恰恰似一颗佛头。观佛陀最好的角度在第二峰。从略低的第二峰回看主峰,佛的侧脸轮廓十分清楚,高高挺直的鼻樑,丰满光滑的额头,富贵圆满的下额,左边天然塌陷去一块形成眼窝。任凭千百万年的风吹日晒,静观百世千世的轮回,大佛依旧巍然不动,沉寂不语,只有山花依旧年年开放,岁岁凋零!这正是:
我来人间百万年,
静观轮回自为山。
借问春风几度绿,
山花又笑在江南。

(紫云山主峰天然大佛侧面,摄影林进生)
站在紫云山山顶,我和朋友们讲了这里的一则民间故事:《紫云山上的指印》。
相传,古时有位神医为了采紫云山悬崖上的“石菇”替百姓治病熊嘉琪,系着绳子下到半空中。采到石菇正返回时,绳子却被老鹰啄断,情急之下用手抓住石壁,躲过一劫。传说崖壁上因此留下了三个手指印。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老鹰来啄神医,神医用随身带的刀驱赶老鹰,不小心砍到绳子。山上的人问神医什么情况,神医回答:“(绳子)三股断两股半啰”,可是声音在山谷造成回声,山上的人以为抓到了老鹰,就问:“是鶆鹞公也是鶆鹞烂”(公老鹰还是母老鹰)?
听我讲完,朋友们赶忙分头去找那手指印。
来紫云山,若是时间允许,你一定要在凌晨到山顶观日出。
紫云日出与他处不同。这里不但视界开阔,更有群山逶迤以衬托,山涧村庄以点缀。值旭日东升,万丈红光喷薄而出;群山,树木,村庄,流云…一切一切尽被染成艳红;隐约有村民的白色条石墙角反衬着强光;村庄上空偶尔可见一缕炊烟,袅袅飘散;远处亮的亮,暗的暗。祥瑞的红色光芒顿时驱散了黑暗,令人心情怡然开朗,让人忘掉烦恼,忘掉悲伤,给人予奋发拼搏的力量!你会欢乎,你会雀跃,因为你的心此刻正拥抱着阳光,无比光明,无比温暖,无比正能量!这样的日出,见过一次,你会终身不忘!紫云日出是大自然的奇观!

(紫云山日出,摄影林赐生)
来紫云山,若是恰逢久雨而晴,你一定要到山顶来观看紫云山云海。
穿过浓雾来到山顶,但见皑皑白云在你脚下铺开,目光所及一片平坦,只有另外几个高点的山尖露出,好似海中的孤岛。天地一片洁净,媲美北方大雪后的银装素裹,不见一丝污染,让人仿佛觉得是在书里的佛国仙山。倘若此时有微风袭来,棉花样的云层上下飘浮,拍打到山崖像浪花一样地散开;山腰的云有的像白色的龙穿行在山间,有的像舞女飘动的白色丝带,在山腰缓缓地蠕动。

(紫云山云海,摄影林赐生)
雨后的紫云山顶温度有点低,稍有寒意。空气却十分的清新,富氧富离子。黄思婷情缘闭上眼深吸一口,直入丹田,令人精神抖擞,心旷神怡!
听当地的朋友介绍,在天气情况巧合的时候,在紫云山顶能见到“云海日出,日月同辉"的佳景。试想想,红日像块大红玛瑙在云海远处冉冉升起,月亮就在太阳边上,云海之上,天空之中,日月交相辉映,祥光万丈,吉祥无比!
来紫云山,若是您对宗教人文感兴趣,建议不妨去半山腰的千年古刹龙藏岩走走。龙藏岩始建于唐未,兴于康乾。岩内供奉安溪县三位最著名的祖师:惠应祖师,显应祖师,昭应祖师彭罗斯阶梯。龙藏岩有飞炉石传说,清水祖师修禅入定的天然石洞,洞里存有乾隆年间的铁钟,大殿还有举人余邦彦,郑重题的对联。龙藏岩还是观赏紫云山主峰的极佳位置。从这里仰望紫云山,但见:
“鹅髻高耸入云天,壁立千仞若等闲。”
(余清奇《七律.龙藏岩圣境》)
“高崖置铁炉,峭壁压飞檐。"
(竹心斋主人《2017重游龙藏岩》)
龙藏岩的红砖碧瓦更衬托出紫云山的雄伟气势和险峭。
值得一提的,也是山腰位置的半岭村还有一座建立不久基督教的教堂。一山两宗教,一岩三祖师!不得不说这也是紫云山的神奇之一。
紫云山还有许多好玩的。山腰成片的柳杉林,星罗棋布的各种几百年的老树,山顶造型各异的奇石,珍奇的活化石一中华小鲵,崖壁上顽强生长着的万年青、石斛、石木耳,山脚还有一座水库。这些景点相对分散,想一日游完有些困难。还有,冬天来紫云,天气冷时山上会发生冰凌现象,灌木杂草都挂满雾淞,一片冰清玉洁的景象。
我跟厦门的朋友说,现在已有一家公司在开发紫云山。希望他们合理规划,科学施工,把一些最佳景点窜联起来,让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安全舒适地游玩紫云山,一览这南国仙山的无穷魅力!
20180715

(紫云山下龙藏岩,摄影林进生)
7行路人
余泗水

从老家到县城50公里,这段路奶奶曾经走过。小时候听着听着,早早就萌生也去走走的想法,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
今年是爷爷去世二十周年,冬至刚好是纪念的节日。想用别样的方式追忆爷爷,要不,走走聊聊,体验体验。带着这些想法,几位堂兄弟相约成行:从县城徒步回家!
爷爷年轻时入过伍。入伍那几年辗转多个地方,曾经一度在县城一个什么中队落脚几个月。那时通讯交通不便,奶奶想他,行囊简随,立马行动。从家里走路到县城,一个人的独行未免过于单调与无聊。可当时奶奶才二十多岁,面见的是一个着军装俊朗的郎君。心中有爱,自然脚底生风。
奶奶说起这些事时我们还小,没有俏皮地问及奶奶一些细节问题。不借助经验常识和丈量工具,从奶奶无数次的说起,我们很早就知道:走这样一段路是要一天的!想在太阳下山前到达,出发就得早点。
奶奶出行面见爷爷,家是出发点。而我们这次的行程正好相反,家是终点。这两次长距离的行程有着六七十年的时间跨度。相同的是,都是向着爷爷而来。如果说年轻时爷爷的俊朗、威武是引来奶奶奋力前行的动力源泉的话,那么可以说,爷爷的大爱、睿智、情趣支撑起一个家的情感大厦,给我们留出温存的栖息地,那是我们始终寻觅、追忆、回味的地方。
那天的回家路,我们早早地出发,行进在苍茫的夜色里……
冬至时节,回家主要任务是扫墓。冬至扫墓是老家的习俗,这与许多地方清明扫墓不同于承妍。没有去考究民俗的形成起于何因。自己总觉得:清明扫墓,更多是在春暖花开时节,在踏青中追忆先人,掺和着祈盼来年丰收的成分,有祈愿的浪漫情怀。而冬至扫墓不同,正值岁稔年丰,仓廪实、鸡鸭肥,能以丰盛的收获回报先祖的庇荫,追思中带着感恩情结,有报恩的务实行动。
过去的二十年,爷爷的孙辈们大多成家,或为人父,或为人母,小有收获,也可以算是人生阶段的岁稔年丰吧。倘若爷爷天堂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除去爷爷坟头草,就像给爷爷剃完一次胡须茬一样,清朗了许多。当叔叔恭请爷爷尚飨时,二弟上香揖拜,作深情告白:爷爷,您还记得我们吗?今年冬至,我们几个兄弟从县城出发,以徒步的方式来看您了,二十年了,不知您在那边过得怎样……
我泪眼模糊,觉得爷爷就在眼前,不曾走远!

其实我们的祖辈父辈们、甚至祖祖辈辈们常常走远路。十七公里赴西坪墟是常有的事。盈余的农副产品变卖所得,或许是盖新房的第一笔资金积累,或许是远行求学的路费盘缠,或许是年兜添衣加被的预期储备……因此肩上担头常常不小,赶在开市前到达集市,也得三四点上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次次赴墟,那是前辈们负重前行的生计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那年,我已经有了一份体制内体面的工作了。有一次回家,看着爷爷面对没有卖出去的茶叶发愁的样子,决定跟爷爷一起到西坪墟叫卖。为节省时间,抄小路,从鹰翅仑走山路到公路。因为连续几天下过雨,山路滑,只好光着脚丫,用脚拇指做路钉,紧钉路面,一路小心翼翼侧身向前腾挪。没想最后几步,心里一放松,摔了个脚朝天。一路上硬是用屁股的热气,炙干裤子上的泥水,搓搓揉揉,扑扑打打,才不至于走在街市显露尴尬。压低帽檐,货担在肩,从墟头到墟尾,从墟尾到墟头,寻找买主,恭求买主,过午后勉强以低价售出,算是了事。这次偶然的参与,赴墟的难处、无奈、窝囊,都让我给遇上了。那是一回生计体验之路。
或许是大山深处都有这样脚板功夫的传承基因。同村的阿辉上世纪九十年代也走过。从县城走路回家,他是光脚丫的。当他在县城得知第二次高考又落榜时,沮丧之余,脱下鞋子,背起背包,选择光脚丫走路回家。一路上不知涌现过多少个懊恼场面,心里不知默默许下多少重心愿,一个人如此独行不知引来多少路人诧异的目光。回家!回家!回家!当人们在家门口目睹着这样一个落榜的孩子,一个风尘仆仆的孩子,一个脚板磨出血的孩子。是抱憾?是责备?是心疼?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凭如此悲壮、血性的方式回家,尽可乐观其成!没错,来年他如愿考上大学。毕业后从教几年,再考公务员,成为行政体制中一员,完成了“自己命运由自己掌握”活生生的诠释。这是一段励志之路!

(紫云祥光,来源微信)

这次冬至回家与堂亲一同扫了好几个近代祖墓,一路上谈及最多的还是走路之事。
对普通人来说,我一直认为我们这样走已经接近生理极限了。没想到堂叔还有连续几天走远路的经历:从崇文中学到福州两百多公里。这让我十分诧异!
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堂叔十五岁,营养不良,体重才六十几斤,就读龙涓崇文中学初三。一个稚嫩的小孩,凭着一股勇气和热情,和同学们一起从学校出发,前往福州游龙神雕。一路走走停停,七八天时间,到达福州,又在福州滞留十多天,走遍了福州大街小巷。蓝溪中学礼堂、林祥谦陵园、五一广场、八一七路、交通厅招待所等等地方,说起来,许多落脚点还历历在目。
堂叔说起那段经历依然洋溢着兴奋之情。一个个团队,同样的热情,奔向相同的方向。红旗一挥,聚者云集。不同团队初次见面,统一的口号是:革命战友,永不忘记,主席教导: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响亮的口号声中忘记了劳累,消除了疲倦。
去过一趟福州回到村里,堂叔成了有阅历、有见识的宣传员,神气十足,豪情万丈。他与中专在读、学校组织到北京串联、成为接受毛主席会见百万红卫兵中一员的父亲,一交流,一合计,随即催生新想法:走路到韶山,并且顺路上上井冈山!不知道当时他们有没有地理概念上的距离,心里或许全然只有与毛主席的心理距离吧。胆子太大,敢有这样想法确实值得佩服!不过还是大人理智,做了坚决的阻拦,太远了,不行!
支撑着堂叔连续走七八天路到福州,其毅力仰仗的是心中满腔的革命热情。而能够保障他走得好、走得远的那便是脚下奶奶编织的那双草鞋了。
没有大人的请托,奶奶知道侄儿要远行,心疼起他的脚来。于是叫来侄儿,比画一下脚的大小,开始了草鞋的编织。她在精挑的稻草中加入更多碎布条,打得结结实实,还给他另外备用一双。因为打得太结实了,草鞋有点硬,穿着有些扎脚。细心的奶奶叮嘱他:可以在穿草鞋走一段路后,再反过来穿,这样反复反穿,不但不会扎脚,还能延长草鞋的使用寿命。十几二十天的行程,一双草鞋不知走过多少里路,回来还是好好的。
堂叔从走路的话题中聊起那年代,说起了草鞋,也就自然而然地一同回忆起了奶奶。爷爷奶奶一生与人为善,村里的人们常常挂念他们的好。随着时间的流逝,点点滴滴终将会在人们的记忆长河里忘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生活琐事,历经几十年,居然还鲜活地留存在他们泽润过的心田里!
漫漫人生路。出发点不同,目的地各异。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收拾好心情出发吧!昂扬、自豪的姿态一路都是好风景。

以上作品按题材编辑不分先后!经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发布,其他人若要引用请联系作者本人,由此造成的侵权本平台概不负责!
欢迎文学爱好者关注本公众号,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欢迎对我们的作品加以斧正,互动!
欢迎加入我们!
微信号 1586078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