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9年04月07日
风雨过后民族骄傲!这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的有多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

民族骄傲!这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的有多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文化君为大家盘点你必须知道的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
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皮影戏

入选时间:2011年。
当选理由: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中医针灸

入选时间:2010年。
当选理由: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刘南希,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粤剧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康托尔集。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风声后传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夏佐直播间,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京剧

入选时间:2010年。
当选理由:京剧以程式化、象征性的虚拟表演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毛孩于震寰,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本国文化遗产要素。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
珠算

入选时间:2013年。
当选理由: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
藏戏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七音碑。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原来流传于民间,由艺人口传心授在广场或寺院中演出骆伟科,后来建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演出形式。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鼓乐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
热贡艺术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聂凌峰。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六指金环,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
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风雨过后
南音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起至清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
中国书法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家有鲜妻,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呼麦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是独一无二的。
妈祖信俗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
中国篆刻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
中国剪纸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端午节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崔真英,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格萨(斯)尔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
侗族大歌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
甘肃花儿

入选时间:2009年吹寄制理。
当选理由: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玛纳斯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其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大清弊主,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刘小好,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叶子隆,如龙袍。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
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蒙古长调

入选时间: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
当选理由: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精髓,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步。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于中国非物质遗产的资料,不妨随文化君一同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清梦奇缘,去了解这一块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观 看 指 南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首页→【文化广角】→【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首页→【文化广角】→【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阅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圣战士罗宾!视界 |舞尽桃花扇底风,空谷幽兰作昆腔视界 | 送你一套史上最嘚瑟最幸福的减肥秘诀—连吃带喝法视界 | 春天来了,你的身体准备好了么?视界 | 做个考证派的追剧党,从清宫剧中看满族服饰文化
视界 | 常坐办公室,腰酸背痛?这套办公室瑜伽可帮你解决视界 | 随吴蓬学水墨:春意融融季,鞠敬伟画梅正当时
视界 | 电影鉴赏指南—《电影藏密》:教你读懂光影世界里的真实人生视界 | 教你一项新技能—学写甲骨文视界 | 华县皮影:一口道尽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现在可以投稿啦口考网!来稿请发送至:cciptvtg@163.com
投稿内容:公共文化政策解读、文化活动、文史趣事、艺术鉴赏均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观看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