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06月09日
荒野求生高清旅游|看完世界杯,去潘帕斯雄鹰的故乡阿根廷看看?-发现记

旅游|看完世界杯,去潘帕斯雄鹰的故乡阿根廷看看?-发现记
El chalten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一)一路向西去阿根廷的初衷,是想借道去南极。阿根廷小镇乌斯怀亚(Ushuaia)有着“世界尽头”的诗意美称,与南极洲遥相呼应。这个与中国相隔几乎是最遥远的国家,它的最南端距离南极仅有一个德雷克海峡的距离。德雷克最窄处约900公里,宽度相当于6个台湾海峡,或是30个马六甲/白令海峡。对阿根廷的最初印象几乎摆脱不了足球、探戈、红酒以及它的遥远。还没到巴黎,先到“南美巴黎”了。一条公路和一位青年
“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切?格瓦拉这是我的第一次南美之行。不久之后还有第二次,与阿根廷将再次短暂邂逅。从巴西里约出发,踏上这片激情和忧郁并存的国度,然后一路向南,从巴、阿交界的伊瓜苏瀑布进入阿根廷,然后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是埃尔卡拉法特,然后是乌斯怀亚。沿途风光将在人文与自然间不断切换,让人流连忘返。时间充裕的旅行者,会放弃飞行青狼獒,选择驾驶汽车甚至摩托车,一路向南;奔驰在他们脚下的,就是著名的、风景如画的40号国家公路(Ruta Nacional 40)。“这是一条全长近五千公里的公路,有一条全长公路经过阿根廷的3个大区11个省份,跨过18条主要河流,13个大湖和盐湖,有桥梁236座,沿途经过20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包括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登山大本营,并连接27个安第斯山过境山口自阿根挺南部的火地岛向北一直到达玻利维亚边界”。这条公路大多数时候与西侧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平行。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蜿蜒七千多公里,构成了整个南美大陆的脊梁,山脉本身也是阿根挺和智利两国的天然国界线。在第二次南美之旅中,我曾在睡梦中穿越过安第斯山脉,遗憾的是,半夜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国境线醒来时,从车窗望出去,只有一片黑暗。也许正是这种不见,使得安第斯山脉的美景,给我留下最大的悬念和想象。当初一名年轻阿根廷人的《摩托日记》,让40号公路更加出名。23岁的切?格瓦拉,曾驾驶着1939年款Norton 500飞驰在40号公路。除了阿根廷,年轻的切?格瓦拉还游历了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他领略了自然之美,也看到了拉丁美洲当时的贫穷与苦难。他的理想和观念逐渐的丰满和成熟,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正是旅行,帮助切?格瓦拉重新定义了他人生的含义:出生贵族,他却没有贪恋富裕的生活,年轻时穷游世界,把他人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试图改变这一切,便决定性的成了他的使命。旅行也许就有这样的意义:眼前自然景色所散发出的强烈美感,让我们短暂地忘记自我,沉静在纯粹的景、我融合的平静中;同时又让我们的情感,那些平凡的喜怒哀乐,借自然之美,抒发在强烈的共情里。而除了自然的景色,旅行给予了我们的人文体验,则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隘,去感受世界的广阔,去体会世间的欢愉和疾苦,去领悟社会的多元,去认识文明的交融与冲突,从而完善和更新自我。
(二)绝美磅礴的伊瓜苏
伊瓜苏瀑布
“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王家卫《春光乍泄》伊瓜苏(Iguaz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浩大流水”。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点上游的悬崖处。就像尼亚加拉大瀑布可以从美国、加拿大两侧观赏一样,伊瓜苏也可以从阿根廷和巴西两条线路游览,两边的景色同样炫美血溅姐妹花。伊瓜苏绝对算造物主给予人类众多宏大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马蹄形的瀑布,放佛本身就是一种360度的立体展示。除了步行,乘坐直升机和游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瀑布夺人心魄的美。小火车则是上下山不错的代步工具。从游船上近距离向瀑布发起冲锋,或许是此次伊瓜苏之行的另一个highlight吧,明知会浑身湿透,还是与瀑布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当小艇驶进瀑布的一刹那,那感觉,犹如是行走在夏季的倾盆大雨中。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瀑布的美和领悟
对于瀑布之美,却有各自的体会。罗素笔下的瀑布之美,代表了一种激烈、高亢的人生阶段,或许是抗争、或许是奋斗。他曾写道:“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丁大算盘。”人生经历了瀑布,世事变得从容,内心更加平静。对我而言,瀑布之美,不仅是人生的阶段,更是人生的境界,它天然是“上善若水” 和“居善地”的注解。从高位流下,甘处低下的地位,柔和、宁静地滋润万物,而又“不争”。在回美国的飞机上,我旁边坐的正好是以为来自水牛城(Buffalo)的年轻人,他和我一样,还在留恋和回味伊瓜苏的壮美。我尝试着恭维的告诉他,我曾去过他老家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身披一次性雨衣,乘坐著名的迷雾少女号(Maid of the Mist),周游瀑布,尽管没有能从加拿大的一侧去观赏,却已然知足。而他的回答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与伊瓜苏比起来,尼亚加拉“is just like a baby”。王家卫的电影里,梁朝伟被站在瀑布浑身透湿,已分不清何为瀑布水,何为离人泪,人被孤单笼罩。而我的一位女同学,聪颖冷艳,当初与她的旅伴们来到伊瓜苏时,还曾感叹过电影中的台词:“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也许是缘分天注定,两三年后,她同行在伊瓜苏的旅伴,与她相知相爱,终成圈属,恩爱有加。所谓命运、缘分之事,除了天意,也许还在信与不信、执与不执吧。旅行、领悟、改变,是一种归去;旅行、相识、相守,是另一种归去。
伊瓜苏瀑布意外收获的蝶恋花
在伊瓜苏的意外收获,算是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或是独自、或是成群。蝴蝶和游人相处和谐。游人伸出手臂,蝴蝶展开翅膀,仿佛完成了一次拥抱。蝴蝶不时驻足指尖、脸庞,人与蝶的融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难怪庄子也不知道是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自己。无题(伊瓜苏)众流急驰不等闲,半天飞落七彩巅。蝴恋羞花不肯去,纷纷翩翩观人间。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三)略带失落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Complejo Tango
单单是这个首都的名字(直译为“好空气”),就让人嫉妒,尤其是对于在北京这样城市生活过的人。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应该是英文的音译,如果按照西班牙语的发音,更接近“布艾诺赛德斯”。第一次听到,就有种莫名的美感,不知是因为朗朗上口,还是潜意识呼吸到了这清新的空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每次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喜欢独自背着包,行走在它的街道,欣赏着周遭的景色,打量着擦肩而过的行人,享受着和当地人眼光相遇的一刹那——双方眼神中都充满了新鲜、好奇,心里也存有无数的疑问。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又好像已经完成了一次对话。也放佛只有这种双脚踏踏实实的行走,才会觉得与一座城市算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才有机会稍微近距离感受当地人的日常生活。Google map会告诉你大致的方位,而脚步的每一次前行、每一次拐角、每一个路口,都会带来不同和惊喜。第一次这样的行走是在香港,第二次是在新加坡,后来就越走越远。历经繁华
与热情和奔放的巴西人不同,阿根廷人的脸上多了一丝忧郁和含蓄。阿根廷建国后,曾跻身世界前十的经济体。19世纪的欧洲移民,会在去北美草原(美国)荒野求生高清包大人来了,还是南美草原(阿根廷)上犹豫不决。阿根廷和美国同样有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两个国家先后独立,大批带着技术、资金的欧洲移民源源到来,开疆拓土变态兄长 ,一片生机勃勃。到19世纪末,阿根廷人均收入已经超越了法国、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大国。位于市中心的被称为世界三大歌剧院之一的科隆大剧院就是那时开始修建,它无疑是阿根廷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标志与高峰。站在歌剧院内,仰望走廊五彩斑斓的玻璃苍穹,过道两旁高挂的音乐家的雕像,再缓缓走入华丽的大厅,金碧辉煌,高调奢华。世界第一流的音乐家、舞剧团,都把能到这座艺术视为无上的荣誉。它也是一座博物馆,收藏的各类艺术的鞋靴和服饰,数目巨大。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
科隆剧院忧郁和失落
五月广场
布宜诺斯艾利斯
20世纪初沉浸在嫉妒富裕中的阿根廷人,对于未来百年的多舛的国运,似乎还暂时没有洞见,金恩荣这种跌宕,或许就是他们忧郁的根源。阿根廷从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变成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一个综合经济实力可与美国匹敌,能与美国争夺美洲经济霸主的国家,衰落成一个发展陷入困境的的国家,确是所谓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非常愿意思考的命题。行走在佛罗里达大街,一路都是换美元的吆喝声。对阿根廷经济信心的不足,导致对比索价格失去信心;政府的外汇管制,造成了比索存在官方和民间双轨价格。美元作为“硬通货”的黑市价格,已经接近官方价格的两倍。经济形势不好,各种集会和抗议也在广场等地时有发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阿根廷的街头,时常见到看到或是白人家庭蜷缩在墙角乞讨、或是单身的流浪母亲在街头哺乳,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击。是那些来自欧亚大陆的民族,无论是仍然生活在欧洲或东亚,或已移民美洲,制定了世界的多数规则和秩序,控制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力。而在阿根廷的街头,却能常常看到他们落魄的身影。一般认为,阿根廷算是错过了工业化了吧。历史上,在一战和二战前后,至少错过两次好时机。阿根廷历史上有一对政治伉俪,饱受争议,对阿根廷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胡安?贝隆和他的夫人艾薇塔?贝隆。他们的故事转世圣女,或许不少人耳熟能详。至少音乐剧里那首脍炙人口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不少人总是听过。传奇总统胡安?贝隆军人出身,领导运动、被捕、掌权、形成所谓非资非社的“第三条道路”的贝隆主义,被政变推翻,流亡。薇塔?贝隆是他的第二任夫人,而《阿根廷鬼车鸟,别为我哭泣》则唱出了艾薇塔?贝隆作为前第一夫人,短暂、曲折却又波澜壮阔的一生。私生女、舞女、交际花、总统夫人,艾薇塔33年短暂一生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记得来到贝隆夫人墓园(雷科莱塔国家公墓)时,已到关门时间,围着墓园的围墙走了几步,顺着大门铁栏远望片刻,算是表达了对一种生命厚度的关注。内政、外交ca1403,力挽狂澜,劫富济贫,伊娃·贝隆最终打破了,社会公平和经济的效率、既得利益与一般大众之间的微妙平衡,经济下滑,各种阶层、集团的矛盾聚集。她死后历经曲折18年,最终安息于此。很多阿根廷贵族也葬于此地。伊娃·贝隆和这些贵族生前相互憎恨,身后却又殊途同归。人生、造化或许就是这样,活着的时候,人之所执如此不同,而当死去,又无一例外同化为尘土。也许该记住的凯恩斯的话,“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
五月广场
五月广场
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
佛罗里达大街
布宜诺斯艾利斯
瑞克莱塔公墓
瑞克莱塔公墓
瑞克莱塔公墓牛肉、足球和探戈
无论如何,阿根廷的牛肉、足球和探戈,还是让人印象深刻。在伊瓜苏小镇的一个转角的小店,在晚上的10点,品尝到了很棒的牛排。上一次类似的口感,应该是几年前在波士顿的一家略显陈旧的五星级酒店。在后来的卡拉法特,也有上等的牛肉,鲜美多汁,物美价廉。布宜诺斯艾利斯都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它毗邻拉普拉塔河,整个城市哥特式、罗马式及各种现代建筑相映成趣。行走在城市当中,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略显萧条,会有比较强烈的对比。城市分为很多区,相对于市中心的方尖碑、七九大道、五月广场、玫瑰宫和国会大厦显得的庄重,博卡区的亲民和生活化更令人印象深刻。这里有港口、老街、酒吧、探戈、足球,它们组成了五彩斑斓的博卡。著名的博卡俱乐部的主场就在这里,体育场蓝黄相间,非常鲜艳。体育场外的人行道上,如好莱坞般刻在地上的球星名字,有一些可能如雷贯耳,游客纷纷与印在地上的脚印合影,激动地神情中又有一丝幸福。足球无疑是阿根廷人的骄傲,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探戈,是阿根廷的另外一个生活状态。它已经深入阿根廷文化的精髓。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探戈真正流行起来的地方。19世纪,从世界各地抵达阿根廷的移民,选择用音乐和舞蹈来抒发他们的寂寞和思乡之情。探戈的出生并不高贵,最早从水手、工人、流浪者、歌手和舞女等生活底层中产生。街头流莺与恩客之间的拉扯,男人间的争风,情人幽会的左顾右盼,是探戈动作的雏形。正是欧洲、非洲、美洲多种文化的交融,各种职业人群生活的共鸣和碰撞,形成了今天神秘而又充满激情的探戈。在街头、广场随处可见在跳探戈的男女。而在方尖碑附件的一所剧院,看到了舞台式的探戈表演,美不堪言。总感觉探戈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舞蹈,男女舞者严肃而又深情的对视、肢体的悱恻、和女舞者标志性的踢腿尤为妩媚传神。“探戈是水平欲望的垂直表达”。也许正是这种对男女感情本能和直接的表达,更容易让观众心中的共鸣和震撼叠加。背景音乐中大提琴的低沉,手风琴的多变和小提琴的激情跳跃,让多愁善感的探戈舞曲和缠绵悱恻的舞蹈完美的结合,呈现一出盛大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无论是最为常见的探戈舞曲Libertango、 Por una Cabeza,还是Le Grand Tango,都有轻易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实力。大学时代就对马友友版本的Libertango情有独钟,大提琴的深沉和舒缓与仿佛述说着探戈的多情和耐以寻味。探戈也许就是这样一个“陷阱”,时刻准备让人就此沉沦。
伊瓜苏瀑布
方尖碑
布宜诺斯艾利斯
Complejo Tango
博卡区
博卡区
Complejo Tango
博卡区
布宜诺斯艾利斯(四)风景旖旎的巴塔哥尼亚
El Calafate Airport
卡拉法特(EL Calafate)和临近的El Chalten,有两个著名的景点:莫雷诺冰川(Glacier Perito Moreno)和菲兹诺伊山(Fitz Roy),它们无疑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众多美景中,无比耀眼的两颗。“世界上本无沙漠,可是每当我思念你的时候,天上便会落下一粒沙,于是便形成了撒哈拉。”——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飞机快要降落时候,透过机窗,看到了脚下的阿根廷湖以及大片的平地,在夕阳下呈现出金色,一种温暖的颜色。卡拉法特的机场很小,似乎正好匹配着小镇的尺寸。夏季到来时,小镇才会热闹起来,全世界各地来的乘客汇集于此,来目睹世界级的景观。走在小镇的街道,可以碰到背包客、情侣、一个家庭,甚至是整只乐队惠友通讯。街上有结队巡逻的警察和悠闲的本地居民,在街边的一个小公园,还碰到了正在给小朋友表演的魔术师。据说,卡拉法特小镇的名称,是一种开“黄色小花、结深蓝色小果”的植物,可以做成果酱,搭配食物。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好一块大冰——莫雷诺冰川
El Calafate Airport
莫雷诺冰川是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里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中最为著名的一条,也是冰原上三条还在生长的冰川中的一条,出于并不确定的原因,它还“活着”。莫雷诺冰川平均有20层楼房的高度,宽约5公里、长约30公里,若不是遇到阿根廷湖中麦哲伦半岛的阻挡,它的可能会更长。冰川的崩塌,让静态的莫雷诺灵动起来。据说,1988年之前,每四年才发生一次“崩爱养成3攻略 溃”现象,因为全球变暖,如今的莫雷诺冰川,每20分钟莫雷诺冰川就“崩塌”一次。每次冰块掉到水里,发出雷鸣般的声响,都会伴随游客的呼叫,仿佛是庆祝见证了“久违的”历史性的一刻。游览莫雷诺冰川既可以乘船泛舟阿根廷湖,欣赏冰墙及湖面;也可行走在冰川尽头不远的木栈道上,近距离观赏冰川的景致;如果有兴致,也可穿上带了长钉的冰鞋,在冰川上来一个小徒步。就像众多地质现象一样,冰川的形成,都要经历亿万年的时间,那么久远,那么漫长,相比下来,人的一生,甚至整个人类进化繁衍的历史,却是那么的短暂。既然短暂,何不珍惜?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误打误撞的幻景:小镇上的公园
El Calafate Airport
由于纬度偏高,又是夏季,8点过吃好晚饭,夜色却迟迟不肯降临。一个人在小镇上溜达,沿着Google map到了一个自然公园,远远看到了池塘的波光和飞翔的鸟,与它们身后的小山丘上的房屋融为色彩的一体。找到公园大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过,无奈公园的大门紧锁。正要离去时,看到两名游客,从旁边并不高的围栏轻松地出了门。就这样,我背着相机,溜进了空无一人的公园雅莱减肥饼干。独自行走在公园的小道,包场的感觉还真好。走到湖边,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仿佛是一副动态的油画:湖水很浅,火烈鸟在湖中捕食的身影,完美的映在湖面上,湖边的植物,远处的小山,五彩的残云,各种颜色的交织,景和物的一片和谐。我拿起相机,快门根本停不下来。我想起了一篇有关于日落的文章:” 六月蔚蓝的天空总使人遥想一个更加蔚蓝的苍穹;美丽的落日总会引起一个更加绚丽的景象。未及饱览便一闪即逝,并在消逝中给人留下不可名状的渴望和惆怅。如果这个世界不只是一个拙劣的恶作剧,如果人生不只是群星寒光中平凡的一闪,如果存在不只是对神秘事物的一种空虚的笑声,如果某种玄妙事物的暗示不是消化不良引起的邪恶情绪,也不是魔鬼为了捉弄我们,使我们发狂而送给我们的邪念,一句话,如果美有某种意义的话,我们千万不要去阐明它的意义。如果我瞥见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企图把它说出来,那是不明智的;对于我们不理解的事物,我们也不应该去赋予它某种意义。”久久无法忘记这场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那么的难以言说。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
El Calafate Airport菲兹诺伊——阿根廷的名片
El chalten
El chalten
菲兹诺伊山则是抵达卡拉法特后的第二站。第一次听说菲兹诺伊山的名字,是在芝加哥的阿根廷领事馆办理签时,遇到的一位中国女生,菲兹诺伊山便是她去阿根廷的理由。而最初的印象则则来自她手中那本Lonely Planet的封面。也许是一见钟情,这座山也成为了我此行的一站。离开卡拉法特200公里,一座叫EL Chalten的小镇,是见到此山真容的重要的起点。小镇直到1985年为了解决与智利之间的领土划分问题才建立。而如今却是登山者和徒步者的天堂。乘坐一早到大巴离开卡拉法特去EL Chalten,计划当天傍晚返回。进入公园前,所有乘客都会在游客中心参加一个简单的安全指导及登山线路指导。由于出发很早,我一出发便昏睡在大巴上。出发前还在担心会因为天气原因看“不识真面目”,可是快要到达时,邻座乘客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说起话来,因为已经可以从车头的窗户远远望到Fitz Roy的那壮美和令人敬畏的面容。这次徒步登山的经历了一个小插曲,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超级剑修。徒步通常有3-4条线路。单程2-4小时不等,对于傍晚要返回的游客,工作人员都会推荐只选择其中一条。因为一个“”美丽”的错误senban,我一念之差走错了道路,却意外看到了托雷湖(Lag. Torre)。站在湖边,风非常大,吹得我快接近站立不稳。迎面走来一个法国人,非常兴奋,对着我近乎呼叫的说道,“I am so lucky, I see this lake.”徒步的经历并不多,之前在Yosemite,我胸口背着个大相机,晃晃悠悠登顶看到了the Half Dome。这一次,虽然心理有所准备,但类似怀着侥幸的心理,背着三台相机、一大瓶矿泉水和一些干粮就这么进山了。因为晚上还要返回,我一路快走,但是因为走错了道,发现时间还很充裕,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一天要走完通常一天半到两天的路线,除了托雷湖,还有Lag. Madre e Hija湖这个决定的结果就是刘蓝溪,我需要一路小跑。“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谈美》因为出汗很多,一大瓶矿泉水也很快喝完,幸好早知山里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于是直接用瓶装上,狂饮几口,继续上路。疲于奔波,但很值得。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应该是叫做Poincenot的地方,终于近距离望见了Fitz Roy的屹立。那个法国人的兴奋并不是没有道理。Chalten在当地方言中,是“吞云吐雾的山”(smoking mountain)之意,因为这里肖尔铁茨,尤其是山峰常常云雾缭绕,根本看不清远处。在世界群山里,直到所以在1970年法国人登顶之前,人们都误以为它是一个火山。尽管菲茨罗伊峰高度仅为3405米,相对其他山峰来说并不高,但从攀登技术来说,它的与世隔绝、令人难以置信的陡峭和恶劣的天气,是的Fitz Roy几乎成为了世界上最难登顶的山峰之一。据说,在适合攀登的夏季,几乎每天都有100多人能爬上高出其5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但是,Fitz Roy可能一年才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登顶。在尼泊尔境内,登上过远眺珠峰的Mount Flight。飞行结束,领到了一张亲见珠峰证书,还记得上面的话:“I did not climb Mt. Everest, but touched it with my heart”.我想看到Fitz Roy,我都心也有类似的震撼吧。巴塔哥尼亚之后,就将从卡拉法特飞到乌斯怀亚,开启旅行的一下站:南极。(文中所有照片均为本文作者拍摄)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El chalten
内容自mafengwo.cn,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