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12月14日
霸道总裁和他的男人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仙林书院

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仙林书院

千古人文 历久弥醇

.......................................
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内涵
摘要:气不仅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气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各个文化领域。气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因此,不能用现代科学加以检测。
“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
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
这是明代大医家张景岳
针对一般业医者行医不得要领
所发出的非同寻常的感慨。
这一感慨至今仍发人深省。
盖因今人之不识气,
多因思维方式与科学观念同古人相异,
而不单是悟性不足所致。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角度,
对气概念的哲学内涵
及其思维特征进行概括性的剖析,
希望有助于对中医药气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1气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气的概念
在中医药学中
占有极其显要的地位。
举凡中医理论,
从运气到生理,
从病因到病变,
从养生到治疗,
从药理到组方,
几乎无一处
不浸淫着气的理念。
例如
人体有先天之元气,
有后天之水谷之气,
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七情之志,有营气、卫气,
有正气、邪气等;
自然界有四时之气、
六淫之气、阴阳五行之气,
有清气、浊气,有疫气、病气等;
病证有气盛、气虚、
气逆、气郁、气滞、气陷等;
临证治疗有调气、理气、补气、
益气、固气、通气、纳气、泄气等;
药物则有气之寒热温凉、
气之升降沉浮等。
至于针灸和气功
则更是以调气为核心
而分别形成的系统的疗病养生之术。
作为中医学奠基性的经典著作《内经》,
全书162篇,
其中以气命名的凡19篇,
内容论及气的有131篇,
两者相加占总篇数的93 %。
书中所载各种气名多达2 997个,张嘉蓉
按内容分类达271种〔1〕。
气概念
在书中所占比例
超过任何一个概念。
由此可见气在中医学中之地位。
医对气的认识
是从最根本处开始的: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缪如婷。
“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灵枢·决气篇》)。
《内经》认为
人是由天地之气化生,
因此,气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
“形与气相任则寿,……此天之生命,
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
(《灵枢·寿夭刚柔篇》)。
“人之生死,全赖于气。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
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袁语昕。
“气者,人之根本也。
根绝则茎叶枯矣”
(《难经·第八难》)。
中医认为,
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
虽说是外因六淫,
内因七情,
然究其实质
还是在于气之失调。
故《内经》云:
“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灵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后世医家也一遵此说:
“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
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
故百病皆生于气”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纵观中医之辨证施治,
千头万绪,千变万化,
始终不离气字。
故《内经》认为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
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素问·六节脏象论》)库喜娜卡吉利。
要求医家诊断治疗
必须从气之盛衰虚实入手,
否则难成良医。
这里的“工”字,
不仅指医家,
而且还包含有熟练的意思。
中医所言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病机气立”等均已成为医家之至论。
一部《内经》
从阐述天之五运六气、阴阳应象,
到人之四气调神、生气通天,
到临证之移精变气、宝命全形、
逆调寒热、刺节真邪等,
全书162篇,未见气字的只有12篇,仅占7%,
而且即使如此,
其具体内容也不离气的思想指导。
气不仅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
而且还具有维持、
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功能。
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
一起横贯于中医药学整个理论系统,
把天地、人体、脏腑、经络、
病机、方药、脉证、治则等
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极其稳定、
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历数千年而不衰。
气作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是当之无愧的。

2气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天下万事万物皆有本有源。
中医理论中的气学说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断风贤,
与传统哲学气概念
一脉相承,薪火相续。
气在我国传统哲学中
原本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同样也有其显要的地位。
这在日常词语中亦可见一斑。
属于天者
如天气、云气、暑气、寒气、
紫气、瑞气、朔气、节气等;
属于地者
如山气、岚气、地气、谷气、
海气、沼气、瘴气等;
属于人者
如才气、力气、脾气、意气、
志气、英气、通气、布气、
炼气、嘘气、叹气、舒气等;
属于社会的
如风气、景气、民气、土气、
官气、运气以及气势、气运、
气象、气氛、气尚、气数等。
另外日常成语中
含气的成语俯拾可得,
如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气象万千、气愤填膺、
正气凛然、意气风发、
忍气吞声、荡气回肠、
天高气爽、心平气和、
颐指气使、扬眉吐气、
沆瀣一气等等,
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计兆祥。
语言文字
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它最直接最本质地反映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色。
北京语言学院
编制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
对4574个汉字的使用频率
和构词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其中气字的使用频率排在第110位刘可雯,
按名词排则在第9位。
其构词能力排在第8位,
按名词排则在第3位,
仅次于心和人字[2l。
古代规模最大的韵书
《佩文韵府》载录汉语词藻50万目,
其中收录气字组成的双音词近900个,
这在韵书中十分少见。
使用频繁和构词力强
反映了气内涵的丰富和地位的显著。
气字肇端远古,形体纷陈,
其本义原指云气和气息。
《康熙字典》于气字条下谓:
“《说文》,云气也,象形;一曰息也”。
《说文部首订》谓:
“气之形与云同,但析言之,
则山川初出者为气,升于天者为云”。
《左传·昭公元年》有谓: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这与《内经》:
“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
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可谓同类。
又解,
《礼记祭义注》云:
“气谓嘘吸出入者也”。
即人之呼吸之气。
云气乃天地之自然艾雨乔,
呼吸乃人体之自然,
天人相应,万物同理。
故知人之识气,
盖由主客体两途,
其义归一。
两者的共同点
均是指向那个看不见、
摸不着、听不到的精微存在。
这与道家学说的
“万物之母”——“无”字
有着相通之处,虽无实有。
以至于后来的道教
干脆将气字写作炁。
由这看不见的存在
逐渐引伸开去,
遂形成中华文化洋洋大观的气学说。
气作为哲学概念的出现
当在春秋战国之前,
因为气为万物之源、
天地之本的思想
在当时已相当流行。
《老子》
将气纳入其学说体系: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
《管子》则进一步提出精气说:
“精也者,气之精也”;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管子·内业》)。
庄子更明确指出
万物为一气之变化的见解:
“人之生,气之聚贞儿皇后。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荀子亦将气看作是万物之本: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
列子则描绘了天地形成的过程:
“夫有形生于无形潮州凤翔峡,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
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
故日浑沌”
(《列子·天瑞》)。
古人认为气之
清轻者上为天,
浊重者下为地,
冲气和者为人。
其后《淮南子》的
“万物皆乘一气也”;
董仲舒的
“阴阳虽异,而所资一气也”;
王充的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以及《内经》的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等等,
均与老子气的思想一脉相传。
至北宋张载乃集气论之大成,
形成一套相当完整的气学理论体系。
张氏指出: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
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
皆可名之象尔”;
“凡可状,皆有也;
凡有,皆象也;
凡象绝配男女,皆气也”;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无无”
(北宋·张载《正蒙·神化》、《正蒙·乾坤》、《正蒙·太和》)。
张载的有关论述,直指气的本质。
一是认为看不见的并不等于不存在,
二是凡呈现有某种状态的现象,
不论其虚实,均可确认其存在。
此后,
宋之二程、朱熹,
明之王廷相、罗钦顺、吴廷翰,
清之王夫之、黄宗羲等
对气均有精辟的论述。
气的思想
贯穿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体系。
气被用来说明万物的
形成、发展、变化
以及所呈现的状态。
气已远远超越原先的
自然形态而成为宇宙的
本体和万物构成的基原,
从而形成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
气的思想
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全部历程。
其他哲学概念
或有变化,
或被怀疑,
唯独气的概念
始终如一,岿然不动,
而且愈臻丰满。
气的思想和气的知识
被广泛地应用于
日常社会活动和各个文化领域。
例如
政治上
注重民风、民气、国运: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荀子·乐论》);
军事上
讲究士气、勇气:
“民之所以战者,气也囚宠弃妃。
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尉僚子·战威篇》);
文学上
讲求气韵、神韵、风骨:
“文以气为主。
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魏·曹丕《典论·论文》);
道德修养上
提倡气节、气质、人品: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宋·文天祥《正气歌》);
农业上
重视节气、气象、物候;
医学上
强调运气、精气、气机、调气等;
养生上
有吐纳、导引、炼气、补气等;
做人
要有骨气、正气,
要讲和气、爽气、静气,
要避免傲气、霸气、娇气、浮气等等释行鸿。
气之道,蔚为壮观矣。
综上可知,
气学思想已深深地
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已构成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气已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久润润滑油。
可以说,
不能正确地
对待、理解、领会、
把握气的概念和气的思想,
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独具一格的特色,
也不可能自觉地掌握传统中医药学。
这也体现了中医药学
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源一体、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3气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
气在古代
又有元气、精气之说,
然其实质内涵不变。
气原义是指云气和气息,
是一个具象概念或实体概念,
今人誉之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但是,
当气一旦进人哲学领域
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的核心概念后,
就不可再以物化的实体局限之。
从哲学的角度审视,
气概念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1)非结构性:
传统哲学和医学中的气
显然不同于现代物理化学中气体的气。
现代科学对气体的认识
建立在原子分子学说基础上,
各种气体都有自己的分子结构。
通过实验方法,
是可以检测、分解、化合的。
而传统文化中的气
则是建立在直观基础上
推衍出来的一个非确指的概念。
它只能表达一种存在,
而无法确指它是一种什么存在,
具体结构如何。
气是一种连续性的、
整体性的存在,
弥漫于整个空间。
孟子曰:
“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
“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明·罗钦顺《困知记》)。
清·王夫之进一步指出: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清·王夫之《正蒙注·卷一》)。
气处于一种恍恍惚惚、
浑浑沌沌、莫可名状的状态。
气之非结构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气之不可见,
“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
扪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
(《淮南子·椒真训》)。
气聚则显,气散则隐,
显则可见,隐则不可见。
二是气包含未知,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
窍激为声,皆气也。
而未凝、未发、未激之气尚多”
(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
这些未凝、未发、未激之气
则属于未知范畴。
已知者毕竟是有限的,
而未知者却是无限的,
安能以有限确指无限?
三是气乃以智得之:
“以目而视,得形之粗也;
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香坊大呲花,’
(唐·刘禹锡《天论》)。
这里的“以智而视”
就是采取思辨和推理的方法。
中医就是采用这一种方法来把握气的。
“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
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
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
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
(《素问·八正神明论》)。
即通过外界相关事物的现象
来推知人体内部气机的变化。
《内经》认为
这种方法可以把握无限,
可以传之后世。
这种“以智而视”所获取的对象
显然与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所获取的对象
是不相同的。
后者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物质结构,
而前者则是意象的产物,不可能是实体结构。
尽管如此,
古人并未因气之不可见
和气含无限就中断了对气的认识,
更未就此武断地认定感觉不到的就不存在。
“人之所见太虚者,气也,非虚也。
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
(清·王夫之《正蒙注·卷一》)。
“所谓无形者,非空乎?
空者,形之希微者也”
(唐·刘禹锡《天论》)。
在这里,
表现了古人伟大的求实精神。
(2)非机械性:
机械
是人工利用力学原理
制造的器具装置,
通过物体位置
发生移动而产生作用。
机械需要借助于
外界作用力,赋予它起动。
机械性能是可以测量的。
而作为宇宙本体的气显然不是人工的产物,
“气生天地间”,是自然形成的。
气有其运动的一面,
但不是人工赋予的机械运动。
气在古代不仅是一个肇基万物的本体概念,
而且还是一个化生万物的动态概念。
气化二字最早见于《内经》:
“各从其气化也”
(《素间‘气交变大论》)。
《内经》还将气化分为4个阶段: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
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
气化的思想始终伴随着气的学说。
《周易·系辞》云:
“天地姻蕴,化生万物”,
《太极图说》云: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何谓“化”?
张载界定为渐化: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
(北宋·张载《正蒙·神话》)。
并指出“变”与“化”的区别,
“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易说·乾卦》)。
变与化都是事物形性的变化,
但前者比较显著激烈,
后者则比较含蓄缓慢李刚姐。
古人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象辞》)。
气化的化,即“潜移默化”的化。
气是如何化育万物的呢?
“草木之枯荣,寒暑之运行,
地理之刚柔,象纬之顺逆,
人物之生化,夫孰使之哉?
皆气自为主宰也”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气化是一种自我运动的过程,
气本身就具有化育运动的能力,
不同于机械是由人工赋予的。
气所具备的这种自化的能力
显然与现代科学的机械能不同。
机械性能
如物体的弹性、强度、硬度、
速度、力度、重量等
均可以通过试验加以检测,
可以通过数据加以量化表达。
其机械运动
可以分解为作用一方与被作用一方,
可以通过作用力加以解释。
而气的变化却不同于机械运动。
气本身亦不具有机械性功能。
气在自然界
更像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系统,
不可能采取机械检测手段加以量化说明。
事实上,
在古人的所有论述中,
也从未对气加以量化说明。
但这并不等于说气就无法把握。
古人为此提供了两条识气的途径,
一是识机,二是法道。
古人认为
气化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内部运动过程,
并将其内部的动因称作机。
“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
(《列子·天瑞》)。
张载亦指出:
“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
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北宋张载《正蒙·参两》)。
认为把握住机,
就是把握住气的关键。
中医学
也正是采用了这一方法来把握气的。
《内经》云:
“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者,扣之不发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
这个机就是气之升降出入。
老子云: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古人也认为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就是道。
要想深人地把握气,
就应当深人地体悟道,
充分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
(汉·于吉《太平经·名为神诀书》)。
万物皆有共性,
“道法自然”,
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体悟
来把握气之运化。
例如
由水可以领悟气之道。
“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管子·水地篇》)。
东汉王充
在《论衡·寒温篇》中
更明确提出:
“水之在沟,气之在躯,其实一也”。
由水之清浊、水之畅阻、
水之沟泽、水之涨落、
水之运行可推知气之相关,他物亦然。
参考文献:
〔1〕王明晖,中医气学说理论与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2
〔2〕北京语言学院,现代汉语频率词典〔E〕.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86.1299,1389.
▼【仙林书院】山长简介
吉文辉男,1944年3月出生,籍贯江苏宝应。196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68年8月分配至黑龙江鸡西市图书馆工作;1972年9月调转南京市江浦县图书馆工作,任负责人;1978年12月调转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工作,直至2009年9月退休。先后任古籍部主任、副馆长、馆长、名誉馆长、研究馆员、教研室主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副主委、政协江苏省委员、常委。作者、1997年全国中医药科技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自1967年以来,长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图书情报研究工作许力桦。近三十年来,在中医文献检索、中医古籍版本学、中医文化学等学科领域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医文献检索实用手册》、《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医古籍版本学》、《中医学文化基础》等学术专著5部,其中《中医古籍版本学》一书填补了中医文献版本研究上的空白霸道总裁和他的男人。点校《伤寒论直解》等中医古籍多部。4次主持全国中医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3次出任统编教材主编。《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一书荣获1996年国家中管局优秀教材二等奖。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退休后潜心于汉字文化研究,并受聘于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及复旦大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与讲课。曾荣获1985年南京市劳动模范、1992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1997年全国中医药科技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更多在线课程,请关注“如心易来”!▼
......................................................................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载删除请联系ruxinyilai@126.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