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9年05月06日
钟嘉欣演过的电视剧确立古钱币外圆内方为主流的钱币——五铢钱-0哑舍0

确立古钱币外圆内方为主流的钱币——五铢钱-0哑舍0
铢钱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始于118 BC陈昱彤,历经约400年,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
汉武帝元狩五年,118 BC,开始发行五铢钱,开启了汉朝五铢钱的先河;直到东汉末年,上下400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在中国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五铢钱用 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50克的二十四分之一。

秦半两汉五铢
秦朝灭亡后,五铢钱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张馨方,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 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 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由于王莽禁汉,导致大量的汉五铢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铢或收藏五铢的,重则极刑轻则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铢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 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 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 法定货币。唐朝开国以后,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开元通宝。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西汉五铢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 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十三格格新传,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 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五铢钱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 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 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 宣帝五铢以及 小五铢, 金五铢等等清水珍妮。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中尉立正稍息,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 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三官指 钟官、 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衙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 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 周至和 户县。[1]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
五铢钱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 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钱金耐,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 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五铢钱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钱币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有许多好处:第一、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第二、提高铸钱技术水准;第三、增加了生产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铸;第五、容易控制发行钟嘉欣演过的电视剧。
三官钱初期重量超过五铢,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故有“赤仄钱”之称。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钱已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五铢发行三十一年后,汉武帝崩殂。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的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四决文等可能是炉别的标志。
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谨慎守成为主,对外战争大致已结束,对内则鼓励生产,经济状况比武帝末年还要好。 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郭;“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面文外郭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五铢钱继昭帝之后, 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无事,国泰民安,物阜年丰,是西汉的黄金时期。同时国际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宣帝末年,库中存钱八十多亿。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此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该钱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直径有25和26毫米两种,最常见的郭厚1.5厘米,穿宽1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约厚1.5-2厘米。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郭最宽。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郭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钱中地位极高。
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 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无好郭,背侧肉好,周郭俱备,文字清晰。钱直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钱文书体亦与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区别。“五”字交股有的较直,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郭的一种。这说明小五铢并非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 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 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非行用钱。
剪轮五铢钱又称“磨郭五铢”、“剪郭五铢”。武帝初铸五铢时“周郭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西汉后期 成帝、哀帝之世,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势此时开始出现的。
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洛阳烧沟及洛阳西部发掘的西汉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一枚,钱直径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五铢”二字小篆阳文工整,“五”字交叉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折,“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诚为罕见的稀世珍品。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的隋五铢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东汉五铢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了 东汉王朝,都城洛阳,是年为延武元年。
东汉王朝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半两钱、西汉五铢钱、王莽的货泉和大泉五十等,杂混在民间流通。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铸五铢钱。自此以后,东汉各帝均铸五铢钱。不过,从光武帝到 明帝、章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五铢钱没有显著变化,古钱学家将东汉前期铸行的五铢钱称为“延帝五铢”。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东汉后期特别是东汉末年,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统治阶级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在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铸“四出文”五铢钱。更有甚者,在献帝时, 董卓铸无文小钱,致使原本混乱的币制越发不可收拾。 建武以后各朝五铢钱比西汉各朝五铢钱轻薄,钱径多在2.5厘米,重3.4-3.4克,厚约0.1厘米,一般为3克,外郭较窄。“五铢”二字宽肥圆柔,笔划较粗且浅,面文“五”字中间交笔弯曲,上下两横不出来,“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比西汉五铢金字旁大,“金”字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端较细;制作精致,文字书体规范。铜质为浅红色,还有各种记号,如星、横画、竖画等。“星”有一星与多星之别,或半圆点李莱茵,或三角点等。依其位置而言,则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横、穿下星。多星者多横排成列。一般来说,这些带记号的东汉五铢要比不带记号的轻薄,铸造工艺也比较粗糙,字口浅平,铜质为黄色。其中有许多可能是东汉中后期铸造的。
建武年间铸造的五铢,有纪年铜模盒传世,可以为证,从此时起,东汉五铢的“朱”旁,上横圆折,已经成为明显特征。东汉五铢的断代,除“ 建武五铢”有传世的铜模盒以断定外,明帝以后,则难以区分具体年代。幸好通过洛阳烧沟汉墓出土五铢钱的分期,可以认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铢(称为“平当五铢”)也应该属于这个时期所铸。但它的时期较晚,下限可能已经进入三国。“东汉五铢”是五铢钱中遗留较多的一种。
“ 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所谓“四出”,是指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这可能是为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的“四出五铢”比一般“东汉五铢”铸造得要好,钱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径为2.5厘米,穿径约8毫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强占前妻。汉灵帝性极贪婪,“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后汉书·张让传》)。堂堂一国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还嫌不够,还要卖官揽钱以充金库。在这样的昏君统治下,老百姓哪还有好日子。横遭汉灵帝宰割的广大穷苦百姓怨声载道。“四出五铢”铸行后,人们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董卓小钱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董卓本一 凉州豪强,汉灵帝时曾任并州牧。 黄巾起义,他借何进征召之机,带兵入洛阳。他先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后焚烧洛阳,挟天子,自封为 太师。董卓生性贪婪,为了搜刮民财,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毁“金人”,秦始皇所铸十二金人(铜人)中的九个,铸成小钱。这种钱直径只有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无内廓又无外廓,“五铢”二字模糊不清,很难辨认,世人讽刺为“无文钱”,董卓这种无文小钱,钱体轻小,制造粗劣。以一个“金人”重量十二万斤计算,董卓少说也可得钱七八万亿枚。这是东汉朝廷的最后一次铸钱,流通地区狭小,只限长安、洛阳一带。他以此在离长安一百多里的现陕西户县,建造了一个称作郿坞的城堡,城内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单是粮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 董卓的这种小钱的流通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很快就出现了“谷石数万(枚)”的情形。用一担钱去换一石谷,贫苦百姓哪能吃得起。当时民怨沸腾,饥民蜂起, 汉五铢制度被董卓彻底破坏了,东汉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于是 曹操趁机取汉,不久时代就进入了三国时代。
东汉磨边五铢和剪凿五铢磨边五铢,亦称“ 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
五铢钱之钱。磨边五铢始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磨边的方法,据说“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径小0.15-0.2公分。钱重减轻1克左右,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为此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剪凿五铢,或称剪凿钱,是剪边钱或綖环钱的总称。其法是将一枚钱凿成内外两枚。剪凿钱西汉时期已出现,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184年)更加增多,以至达到泛滥的地步。 剪边五铢钱就是被剪凿了外围或冲凿了外廓的钱。钱文“五铢”二字仅剩一半,故又称“对文五铢”。
对文五铢的钱径大小不一,经过测定,钱径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对文五铢的边缘都有被冲截的痕迹。剪边五铢钱据认为还有另一种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钱的轮廓。一般情况下,剪边钱要比磨边钱所去的轮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钱币的面文减去一些,形成钱币文字不完整的现象。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那样光滑工整,钱的直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异。钱直径多数为2.05-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数减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点。区别磨边钱与剪边钱的主要依据是边缘加工的痕迹与钱的直径。綖环五铢钱就是被剪去或冲凿去内圈的钱,钱仅剩边缘,呈环状,钱文“五铢”二字有的只剩一半。 无论磨边五铢、剪边五铢还是綖环五铢,都不是法定货币。它们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的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惟利是图者剪凿五铢钱,一个钱当两个钱用,谋取私利。这是当时政治局势动荡、经济萧条与货币流通状况恶化的必然结果。
东汉晚期的剪凿五铢曾大量发现。其中剪轮五铢比较多,綖环五铢较少。1953年,洛阳烧沟汉墓出土各型磨廓(剪轮)五铢1858枚,綖环五铢8枚。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铜钱21017枚,其中剪轮五铢594枚,綖环五铢1枚。1973年,江苏丹徒出土东晋窖藏铜钱140余公斤,其中剪轮五铢约有90公斤左右,綖环五铢仅20余枚。1975年,陕西扶风段家小寨汉墓出土西汉綖环五铢,钱文余有“铢”、“五”各一半,有的仅余字的三分之一,重1克;出土东汉 磨廓五铢72枚,东汉剪轮五铢967枚。
东汉五铢从文字上看,“五”字交笔处略圆曲,“铢”字的金字头呈三角形,“朱”字头呈圆折形,比西汉五铢钱略显圆折。以上介绍的就是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东汉五铢钱。 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钱文“五铢”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它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了圆形方孔,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汉末年,币制不复改变。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铸行东汉五铢钱。此钱径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较窄。灵帝时铸“四出五铢”,即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质量与东汉五铢钱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铸直百五铢; 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铸“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永平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529)铸“永安五铢”;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铸“大统五铢”,形制似“永安五铢”。萧梁初期,曾铸“大样五铢”; 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铸“常平五铢”。581年,隋统一后,另铸“ 开皇五铢”,结束了长达一百余年币制混乱的局面杨俐思。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隋五铢特点
五铢钱隋五铢边郭较阔,"五"字交叉两笔较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标准 隋五铢钱一般径2.4厘米,重2.8克左右,重者可达3.5克以上;小型隋五铢钱径2.3厘米左右,重2克左右。隋五铢大多铜质较好,制作规整,外廓宽平,有的"铢"字"金"首三角内斜,"朱"首方折,有大小两种。因币材配剂铅量增加我的长孙皇后,钱色发白,故称"白钱"。
开皇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铸造。钱径一般为2.4厘米,廓宽0.2厘米,穿径0.8厘米。肉、穿多为周廓,面有周廓,面无内廓,穿右“五”字左边有竖划,开皇五铢平均每枚重量为2.8克左右。2发展史
编辑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
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五铢钱剪边五铢
五铢钱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董卓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直百五铢
五铢钱成色年代: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蜀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 刘备入蜀后铸,时约公元214-263年。形体小于两汉五铢,较厚,面背均有外廓,笔画较肥,铜质晦暗。五铢钱魏五铢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 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 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沈充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德国恶心家庭,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五铢钱太和五铢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五铢钱
五铢钱永平五铢
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永安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田宸羽以为吉祥。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五铢钱梁铁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五铢钱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
五铢钱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吴延睿,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推荐:
(互联网+艺术品)欢迎各地藏家,艺术家,合作商参与互动交流。
“销售交流共享”“买卖交流共享”(微信号:15170656079)
深圳海峽視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
ID:18594279979

鉴赏|古董|纸币|文玩|佛像|古币|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