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09月06日
金敏善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五十阴魔(48)-老居士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五十阴魔(48)-老居士
[庚三 答灭除顿渐]
经文:【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生起”是从微细;“灭除”要从最粗的,这很简单啊!“生因识有”就是微细;“灭从色除”就是最粗的了。
[阿难前第二问云: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故如来在此第三,而追答之。此五阴生灭次第,即六根结解次第,故先明五阴,生起灭除,二重次第。此五阴元,是从细向粗,一重叠一重,次第生起也。生则从细向粗,因迷藏性,以为识性,故曰生因识有。由识而行,由行而想,由想而受,由受而色;如人着衣,必自内向外,]一件一件穿,内衣穿完了,第二件、第三件,最后穿外套。[而渐着故。]那么“灭”的话,就是脱衣服了,从粗的外套先脱,向细,细的。([灭则从粗向细。])[须从色阴先除。则受、想、行、识,次第渐除;如人脱衣,必自外向内,而渐脱也。]
经文:【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注意一下!理则顿悟,按照圆通理来讲宇宙农民,你是可以顿悟的,所以说:只要开悟的人,即心就是佛。禅宗讲的就是这样!但问题来了,你还有习气咧白文彪!对不对?所以理则顿悟,乘悟并销,后面补三个……乘的后面:乘“此心开”,乘“此心开”悟并销,同时的意思。“并销”就是顿销,理则顿悟,乘此开悟的心,一切顿销,讲得通,在理来讲。可是呢,事非顿除,就事相来讲:为什么事非顿除?无量劫来的种子跟习气,这太难了!所以修行人偶尔也会想要一些少许的一些欲望啊,修行人还不到家的时候,也稍稍看看电影啊,搞一搞,看看有什么?泡泡茶呀!聚一聚,聊一聊啊,聊三聊四啊,这个还没有到佛的境界,他就是还会有一些习气,虽然不算坏事,还是习气。所以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你就必须按部就班来,所以在座诸位!师父一定要强调一句话,修行,是点滴的功夫。造假不了啊!
你今天,诸位!不是你跪在佛前念阿弥陀佛、诵一部经典,叫做修行。在座诸位!你今天来坐着听经闻法,就是修行!为什么?在佛前,你可以离开这颗心吗?今天来听经闻法,能够离开你这个真如心吗?不能离开,所以很多人都妄想,都搞错了!我不听经,我不闻法,我只跪在佛前念佛暴风虎坦克。可是呢?教义、教理不通,讲起来,开口野人笑,一讲起来,啊!很好笑,这个佛法根本不懂!对不对?佛弟子啊!是理性的宗教;是科学的宗教;是客观的宗教;是说得通的宗教;宗通还要说通啊!不要像哑羊僧,一问三不知,你一问佛法,我只知道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知道!佛法不能让你这样子的!佛教你要广学多闻啊!增长智慧啊!对不对?
接下来妙智法师![此单陈灭除次第,而仍兼始悟则无次第,]悟道就没有次第,但是事相,习气必须慢慢来。[而终修须次第也。]所以在座诸位黑姬柚叶!十方一切佛都是苦行修行而来,吃尽千辛万苦修行而来,绝对没有天生的弥陀,绝对没有自然的释迦!一定要吃尽苦头!记得!修学佛道,身苦、心苦,而且要掉很多的眼泪,受尽种种的委屈,你一样能够如如不动,修行就成就![盖此五阴,以理推究,如前所云: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既唯妄想,妄性本空,一念顿悟,乘此心开,则五重妄想,如红炉点雪,]“红炉”就是点很红的炉子,就是热炉啦,火很盛的叫做红炉,飘一点点雪下去,怎么样?当然就一下就融化了。[一并销除,有何浅深次第之可得耶?《正脉》举喻,夜暗惊杌为鬼,]“杌”就是没有枝的树,意思就是:只有主干而没旁枝的,这个树只有一支树干叫做“杌”。晚上看到那根树干,没有树枝的树干,以为那个是鬼哟!就奔跑,跑,跑,跑……[奔驰荒越,]假高说:他已经跑了十公里了,跑了十公里,碰到一个人跟他讲,一被他人说破说:哎呀!你看到的……是不是你看到十公里前的那棵树?你认为那是鬼,对,对,真的啊!看起来,二手张开来啊!对不对?哎呀!那个是树木啦!不是鬼啦![一被他人说破,鬼想全销。]在座诸位!鬼想全销,他要回到那棵树,已经跑了十公里,有没有办法立刻回来?妄想可以立刻全销,可是已经跑了十公里童年禁恋,要慢慢走回来啊。这个比喻,比喻得真的是好!所以顿悟,妄想可以全销,可是问题呢?你还要走到原点,你还要回来啊,所以你跑了十公里,你还要从那边,慢慢走回十公里啊,你才碰到那棵树啊!底下,[若就事相而论,事,谓修断之事,色心诸法,非能顿除,务必自浅而深,因五阴之次第而渐除以尽也。《正脉》云:鬼想虽已全销,而驰途岂能遽返,]对不对?没有办法立刻遽返、立刻就返回来了。[要须历返前途,方归旧处矣!]要慢慢的走,所以诸位!修行,你讲这个道理,可以悟顿本心,修行,一定要慢慢来!佛教的活动啊,慢慢来!八关斋戒,要参加;授五戒彼岸无爱,来参加;楞严经,来参加;共修、普佛,来参加;助念,要去参加;这个事相的磨练啊,是不是?人家侮辱你,这个就是修行;人家赞叹你,这个也是修行。人家赞叹你,如如不动,人家毁谤你,你也如如不动。这个功夫在加深啊!功夫在加深![总是顿悟,渐修之意而已。]
经文:【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这个就呵斥阿难啦,说:我在前面已经告诉你,劫波巾结,第一个打一个结,第二个打二结,第三个……总共打了六结,能不能一下子把六结全部解开?不行的!要从第六结解开,对不对?第五结、第四,第三、第二、第一,我在前面都已经告诉你了!意思就是:本来就早就应该理解了!接下来,何所不明,为何你阿难,还不明白?在此,还在这里,又再问一次?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已经开示你前面了,劫波如巾,对不对?第一次打一结都市花丛录,打了六次就六结,解开从第六结。打结是从第一结,解开是从第六结,这本来就应该,早就已经理解了,为何你现在还不明了?再此还询问呢?
[此乃斥问。]就是有点呵斥了![取第五卷,绾巾以示伦次之文云。六结不同,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是结解,定有伦次,故云:我已示汝,劫波巾结。前阿难亦云:是结本以次第绾生,]“绾”就是打结,[今日当须次第而解。于彼既知,于此即应理会。故责云: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为何你还不明白,再此询问呢?佛还是很有耐性的,很耐性的!这碰到没有耐性的法师;你自己参,我不知道!一下子就停住不说了。所以佛还是很有耐性。[此处破阴之文,与解六结而入圆通比之,破五阴而登初住,]法数“阴”是五;六是“结”。诸位,记得!“阴”五,六“结”。“阴”五;“结”是六。就是这个意思。[法数五六参差,]“阴”就五,“结”是六,就是要补上去啊。法数五六?五六就三十啊!所以我才告诉你,楞严经,这个博士来都看不懂!就是这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啊!这个完全是佛学里面的一个素养,它是属于专业的东西,这个不是中文系来有办法的,除非是老参,老修行啊竹马难当,所以法数阴五结六来配合,“参差”就是来配合。[如何会合?答: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解动结,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解静结,初解动静二结,破色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解根结,破受阴。]前面我们都讲过了。[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解觉结,这三个字音几乎相同,解开这个觉悟,能觉所觉的结吴天心,解觉结,就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有一天有人在讲:我在街上买瓜给鸡吃,我在街上,就是我在街头啦,买瓜脯仔,鸡仔,买瓜仔,我在街头买瓜给我家的鸡吃。你若分不清楚,我在瓜上买鸡给街吃,这个台语音都相同啊!所以我在街上买瓜给鸡吃,这样就会有一点差别了,我在鸡上买街给瓜吃,你怎么样,这音都一样啊!是不是?要有一点分别喔!所以解开这个结,能觉所觉的结,破想阴。[解觉结破想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解空结,破行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解灭结,破识阴。如是解结破阴,若合符节矣。]
[《宝镜疏》问:如何是顿悟渐除之义乎?答:如大海猛风顿息小岛文美,是顿悟也;]但是这个波浪是渐渐,虽然没有风,无明的风,无明的没有风至尊女王爷,诸位!停,风一停,浪有没有办法一下就停?没有办法![波浪渐停,是渐除也;如婴儿诸根顿生,]他是不是人,是人,可是没有什么力道,所以顿悟还是没什么力道,([是顿悟也;])要事修,所以小baby你要给他奶吃,慢慢力量才会渐备。([力量渐备,])[是渐除也;]所以在座诸位!不是顿悟就好啰!还要事修咧![如太阳顿出,是顿悟也;霜露渐消,是渐除也;如春笋顿长,即与母齐,是顿悟也;枝叶分敷,节节而上,]慢慢变成一根竹子,[是渐除也。若但顿悟,而不渐除,则有解无行,执理迷事;若但渐除,而不顿悟,则有行无解,执事迷理;均非正修真三摩地也。二具答三问竟。]
[己三 结劝传示]
经文:【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讲得好!诸位大侠小鱼儿!汝将,汝应将此,五阴的妄想的根元,色阴,是坚固妄想;受阴,是虚明妄想;想阴,是融通妄想;行阴,是幽隐妄想;识阴,是微细的精想;这个要背起来!这个五种妄想的根元,能够破除庞祥麟,心得开通,你一定要把这个法门传示将来,所以今天师父,就是秉如来意,传承正法,传示将来,末法之中。告诉诸位!这个末法呀,没有楞严经作为指标跟标准来衡量,大乱!不只是台湾,中国大陆也是一样,你到马来西亚看,或者是新加坡看,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各人讲各人的法!各人修各人的法,统统一样!只要学习用中文来讲经说法的,就是这样子!西藏讲了,自己一套;喇嘛讲了,自己一套;也是佛法呀!是不是?禅宗讲了: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各人讲各人的。所以这个末法,如果能够推广楞严,那么就有一道、一支标准的尺,一面的清净的镜子来照射,谁讲的才是真正的究竟正法?那么就依那个人所讲的,楞严经就是佛讲的!师父也把它贯串起来而已啊!那么我们也感恩圆瑛上人,圆瑛法师写了这一本楞严经,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简单讲:色、受、想、行、识,统统是虚妄!统统是一颗虚妄的心!深厌自生,为什么?虚妄的东西,就是不实在的!
所以在座诸位!再讲一句特别重要的话:这个世间,没有真实的快乐,如如不动的那一颗真心,才是涅槃。注意!看底下这八字,“知有”真心“涅槃”妙性,后面这个就是“不恋三界”。一点对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点都不留恋!诸位!一个人可以把这个三界,不留恋,全部看破,用这种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哪一个不往生啊?!金敏善所以有一个人!居士问我说:师父,我能不能往生?我就说:那看你自己啊!你能不能看破这个五蕴身啊?你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连这个色身就知道无我,都懂得放得下英特药谷,这个色身是最难放下的,你都懂得放得下,你怎么不会往生极乐世界?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此总结五阴,劝令传示将来也。故嘱云:汝应将此五阴妄想根本元由,一 一研究,色阴坚固妄想,]这个要背起来!一、色阴坚固妄想,二、[受阴虚明妄想,]三、[想阴融通妄想,]四、[行阴幽隐妄想,]五、[识阴微细精想假面骑士王蛇。]
[心得开通者:谓妄想之名,虽浅深次第有异,了达同一虚妄,]统统是妄想心![更无根绪;]“更无根绪”就是更无元由,找不到头绪啦。如果这一辈子你没有听经闻法,你想要人与人之间讨论人生哲学,我告诉你:你讨论不出来啦!没有一个人有办法像佛这样,把人生的迷茫、宇宙的真相,讲得这么清楚!它的元由,跟你讲得这么清楚!所以你这一辈子,只要没有佛法,讲的什么人生哲学啊,讲的什么,,,,,,统统不究竟!你所讲的,统统是跟妄想相连!你也没办法解决人生的迷茫,所以学佛的人是幸运的!不学佛的人是很不幸的![此劝其自利不迷也。]
[传示将来下,劝其利他普益也。偏言末法之中者:]“偏言”就是特别,特别交代叫做“偏言”。特别交代末法之中,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以众生根基浅薄,执心太重,五阴难除。诸修行者,若不思修行,则姑勿论耳。]不想修行,就不用谈![如要修行,则当令识五阴体性,虚妄根元,既是虚妄,五阴岂有真实,]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五阴无我!对不对?[认妄为真,]把这个妄想心,当作是你平常日用的心,就是真心,就错了!认妄心为真心,[故有轮转。]你今天有轮回李安元,就是错用心。
[深厌自生者:谓既达五阴全妄,其体本空,则深切厌离之志,自然发生矣!]所以禅师告诉我们说:佛弟子当知:这个五阴身,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恒的智慧和法身。不是这个色身,不是我们永远的生命。因此要怎么样能够获得到永远的生命呢?只有一句话: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的生命,立刻就获得!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我们的生命,立刻显现!真实的生命,第一义谛大空的生命,就是在这一句话,立刻显现!离一切相,就是真实的生命,因为相是客观的环境,会引起主观的意识心,识心分别不存在!主观的意识心不存在;外在的客观环境都是空性。那么,能、所不可得!主观、客观,都融入我们的“唯是一心,唯是真如。”这个就是涅槃!
[知有涅槃者:知本有不生不灭,真性全在,依此为本修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不复更恋三界,]在座诸位!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值得我们留恋的!因为你拥有的东西,一定会失去!不管你的老婆多漂亮;不管你的老公多有才干;有一天,你们一定会分离!提早做心理准备,提早做心理准备。所以,你现在所依靠的:不是你老公、或者你老婆,你现在要依靠的:是佛陀的正法,是要依佛、依法、依僧!今生今世你要仰仗的是:佛、法、僧三宝,这才是你真正的依靠![有漏生死因果矣。恋字与厌字,敌体相反,既厌而岂恋哉?二因请重明五阴生灭竟。并上大科,谈五魔令辨,以护堕落竟。自阿难请谈七趣以来,至此说法,更为一周,名为超有出魔周。]
[《指掌疏》云:首楞严,翻为究竟坚固,以不动不坏为义。今经精研七趣,唯是自业所招;详辨五魔,都缘邪思所致;重明五阴,总以妄想为根。自业所招,七趣成而密因坏;]注意听!七趣若成,七道轮回,如果让它形成,那么这个密因,注意听!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叫做“如来密因”,则如来密因坏艾堃,则坏,则密因坏。奢摩他,我们说:不是如来密因吗?修证了义吗?这个不生灭性,就是如来密因。七趣成而密因坏,就是七趣若成,继续轮回,那么不生不灭的如来密因就坏。[邪思所致,]五阴魔若起而了义之教则亡,([五魔起而了义亡;])了义之教,补二个字:了义“之教”就亡了,了义之教就是究竟。所以,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佛在四依止里面,讲得这么清楚: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所以,五阴魔若起,而“了义之教”就失去了。[妄想为根,五阴覆而万行颓。]“万行颓”就是:菩萨万行就消失了。[密因坏,则正信不坚;了义亡,则正解不固;万行颓,池早早则真修必坠;是始终不坚,而有坏也。今知自业所招,业不造,而七趣空;邪思所致,思无邪,而五魔遁;]“遁”就是消失了,[妄想为根,想离妄,而五阴销。七趣空,则密因本具,而正信坚矣!五魔遁,则了义现前,而正解固矣!五阴销,则万行无滞,而真修成矣!真修既成,妙证必克,据此则生信、发解、起行、证果,]信、解、行、证,一点都不能少!所以大家修行,不可以得少为足!应当精通三藏!有因缘的话,能力够的话,应当这样子!那能力不够的话,一边念佛,一边诵经,就一定要听经跟闻法,否则,内在的烦恼,你绝对解不开![从始至终,究竟坚固,不动不坏;题中《首楞严》三字,义统乎此。自阿难请定以来,历谈至此,为正宗分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