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8年08月18日
追夫三人行红色圣地、绿色博峪!-卓尼微生活

红色圣地、绿色博峪!-卓尼微生活
点上面 关 注卓尼微生活每天看卓尼

点击发布‖招聘求职‖出售转让‖房屋租售

在卓尼县
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她地处洮河南岸
近年来一次次博得到了人们的眼球
她是谁?
她就是红色圣地、绿色博峪!

博峪村简介
博峪村位于木耳镇西南部,洮河南岸,卓尼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5公里,平均海拔2485米,平均气温5℃枕边妖夫,全村耕地面积1061.19亩,草场面积1.9171万亩,林地面积2937亩后退的反义词,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油菜、小麦;牲畜养殖主要有犏雌牛、牦牛、藏绵羊。全村辖博峪一、二组两个村名小组,共136户567人,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220人,其中兜底保障4户11人,五保户2户2人。
博峪村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生态良好、资源富集,历史文化久远灿烂、自然风光神秘多姿、民族民间文化独具一格。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集磅礴浑厚的红色经典、悠远绵长的历史人文、美仑美奂的自然风光、康体怡情的旅游资源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居气候于一体,形成了“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四大主体特色。
2016年,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博峪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博峪村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其后镇党委、政府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村庄生态魅力为特色,积极开展规划建设,将博峪村定位为“红色圣地,绿色博峪”旅游专业村,引导群众打生态牌、吃旅游饭、走致富路。小康村建设中,我们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按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变改革+生态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发展模式,鼓励扶持发展藏家乐,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藏家乐13户(其中党员示范户7户),共带动贫困户8户8人,月工资收入在2000—2500元之间。





红色圣地



1
感怀峥嵘岁月,回味红色激情
卓尼土司沿袭20代,历时530多年,是甘肃藏族土司中沿袭时间最长、管辖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的土司。政教合一是卓尼土司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曾对当地乃至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产生了极深的影响。1935年红军长征转战西南,北上抗日,途径卓尼,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时任第十九任土司杨积庆土司深明大义,暗中抢修栈道、开仓放粮30万担,安置流落红军200余人,帮助红军穿越天险腊子口北上抗日,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军阀鲁大昌以杨土司暗通红军、开仓放粮为罪名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博峪事变”,残忍杀害了杨积庆烈士及其长子等人,后年仅8岁的次子杨复兴继任土司,杨复兴审时度势,于1949年率部在岷县宣布起义,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人民政权,完成了卓尼各族人民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就发生在博峪这个古朴安详的藏族小村落。


2
博峪衙门
“博峪行宫”遗址(俗称博峪衙门),1937年的博峪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衙门旧址因年久失修,在1980年拆除,后在这里修建了博峪村小学,去年将学校搬迁至村庄西侧,旧址将修建土司衙门历史博物馆,是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省内外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也将成为土司历史文化的传承地。

3
土司水磨坊
水磨是中国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磨用石制成,梁天云分上下两片,呈圆形,上爿(pán)厚下爿薄,两爿相合处,凿有齿槽。在以前的生产、生活中,石磨占据着一席之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博峪土司水磨,由十九代土司杨积庆承袭后,于清朝光绪年间重修博峪衙门时修建的水磨坊,主要用于谷物、粮食的加工。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磨也渐渐被各种现代的各类科技产品代替,慢慢的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土司修建的水磨坊也被破坏,石磨盘下落不明大森美玲。
在2016年生态文明小康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博峪沟发现一石磨,经村内老者和相关学者的多方考证下,鉴定为当年土司杨积庆修建水磨坊中的磨盘,在石磨的身上体育馆宝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岁月沧桑,见证了百年的历史变迁。

绿色博峪
1
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

2
党建引领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木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江智明,博峪村党支部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撑杆的发展道路,全村依托大峪沟AAAA级旅游景区及博峪沟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农(牧、藏)家乐,做好借景生财文章好肌汇,并吸纳一部分群众就业增收囧妃桃花多,全面加快了全村群众的致富增收步伐。同时,该村把发展生态休闲民俗游、生态观光采摘游和农游一体化项目开发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开辟了博峪村、力赛村等2条新型乡村旅游线路,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收入,让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变成木耳镇的排头兵,带领群众走上小康路。
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研究探索博峪村发展路线
3
博峪村的嬗变
博峪村由昔日的“穷乡村”嬗变为今日的“小康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mtlbbs裕”的乡村振兴路。如今,走进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只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连接着村里的大街小巷;一座座农家院舍整齐有序,花草树木点缀在房前屋后,绿意浓浓;一面面文化宣传墙装扮着靓丽的村庄,山顶上的党旗映红了格桑花。处处展现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时时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履娜迦毒蛇。

4
“苫子房”
“苫子房”是全藏区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屋就是典型的“苫子房”代表。“苫子房”跟汉族民居很接近,宽大而气派,是地道的木结构房屋,整个房子有一种抬头望远、傲然高视的气度。

5
产业模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柯美伊,博峪村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叶秋欣,做足山水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了餐饮服务业、特色畜牧养殖业、生态乡村休闲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
博峪村成立卓尼县木耳镇建华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几年来,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
博峪村打造融现代农牧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红色教育和农牧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6
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田园风光醉美宾朋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博峪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素有“红色圣地,绿色博峪”之美誉。近年来,博峪村牢牢抓住“原生态”这一主题,依托生态人文资源,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谐秀美、宜居宜游的新农村。
夜深人静的博峪
山顶之上党旗红
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原生态人文景观。自小康村建设以来,博峪村积极响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号召,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卫生责任状,每个村庄都有保洁员常态化保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厕所进行改革升级,实现了“喝干净水、走平坦路、住舒适房、用洁净能、居生态村”的美好愿望。
诺尔丹二号营地,是博峪村第二处“三变”试点改革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56亩,新建游客接待中心一处,包括9个单体建筑,分别为:接待中心、2#院、3#院、4#院、多功能演艺中心、6#院、7#院、8#院、9#院,项目建成运营后全村群众获取土地股和资源股分红。
博峪村完善村规民约,发动广大村民积极保护野生动植物手舞足蹈造句,对违反村规民约者陈珮骐,一律严格按约定进行处罚。村规民约的持续有效执行,使村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保护,这里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野生动植物数量品种更多了,村民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如今,红色已成为博峪村的金名片,绿色已成为博峪村的新景象。博峪村真正成为了宜居、宜游、生态、幸福、和谐的生态休闲旅游村。

7
村规民约正民风,树立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博峪村党支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村规民约正民风。博峪村以实施村民自治提升工程为抓手,让村民自订、自修、自守村规民约,以达到村规民约正民风的目的。修订出台《村规民约》,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内容均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提高村民素质,规范村民的行为,树立文明新风尚,营造健康淳朴的人际关系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忠孝礼仪等内容的展板。
博峪村党支部凝聚思想,汇聚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村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新建篮球场、休闲文化广场,追夫三人行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走进农户生活,全村处处呈现出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8
村庄治理科学民主,和谐乡村天朗地清
博峪村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和基层民主协商制度,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民主自治的意识,有效提升村“两委”科学治理水平。
博峪村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随着近几年博峪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乡村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已不能满足村“两委”服务需求,为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镇党委、政府于今年按照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及运行标准新建了博峪村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综合阵地。
“卡片式管理、网格化服务”打通民生通道最后一公里。博峪村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片区、18个网格,向下延伸管理服务触角。各网格片区内设网格长1名,网格员5-8人,组建一支处理日常民情事务的管理服务团队。建立起农村干部工作新常态:围着群众转,把登群众家门成为最基本工作方法;围绕民事干陈佩琪,把帮群众办事成为最主要工作内容;常问群众苦,把听群众声音成为最重要工作手段;常看群众脸,把争群众满意成为最终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服务管理体系,改进提升了村“两委”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实现了从村民“求服务”到干部“送服务”的转变。
“村民议事民主协商”自治制度,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制度明确了议事安排、议事地点、参与范围、议事内容、议事程序、民情反馈、督查落实等相关内容,让村民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有效解决村里的重点、难点问题,让村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充分反映个人意见,表达利益诉求。做到村中重要工作事项必须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协商议定,集中体集中体现村民的集体意愿,维护村民的合法利益,推动新农村建设。
9
三大产业相得益彰,一村一品花团锦簇
在博峪村,处处感受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传颂着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感人事迹。如今的博峪村百业兴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十足。博峪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关爱,博峪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正在构建更加美好的蓝图。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相信日渐富裕的博峪人,
将在党的关怀和带领下
在建设全面小康路上,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
奋勇争先,砥砺前行。
博峪将变得更加美丽而富足!
来源:卓尼县木耳镇人民政府
点击发布‖招聘求职‖出售转让‖房屋租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