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南美王依梓?NO,阿根廷人给你浇桶冰!-边走边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边走边逛”
查尔顿徒步
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sasa酱
提起南美,人们习惯于用“热情、奔放、火辣”诸如此类的词语形容。
然而,事实上南美洲几个国家,文化迥异,风格大不同。
绿皮 阿根廷--南美洲“最白”的国家
▲梅西以及贝隆夫人
以阿根廷和智力为例,这两个西语系国家,不但跟“热情”二字搭不上半毛钱关系,而且可以说是极端冷漠。走在街上,人人都是一副冰块脸。
以阿根廷和智力为例,这两个西语系国家,不但跟“热情”二字搭不上半毛钱关系,而且可以说是极端冷漠。走在街上,人人都是一副冰块脸。
▲布市街头探戈
我不搭理你,你也千万别来惹我。作风与其“西班牙爸爸”相去甚远。
若干年前,台湾作家三毛就在她的游记本子里惟妙惟肖的刻画了阿根廷人的冷鼻子冷眼。
而在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阿根廷婆婆》里,东渡扶桑的阿根廷婆婆也被描述成一位冷面热心、神秘且怪诞的后妈。
阿根廷被誉为整个南美洲“最白”的国家。
不仅没有黑人球员,明星政要里更没有有色人种。
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更是被称为“南美巴黎”。
行走在布市的街头巷尾,眼见那些罗马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式的建筑,以及闲庭信步碧眼白肤的路人,真有一种误入欧洲的错觉。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
打趣地说,西班牙是阿根廷爸爸。梅西球技一上天就火速奔去西班牙。当然,阿根廷人并不全是西裔,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也占到相当比例。
一战、二战期间,欧洲社会动荡,有数以百万计的欧洲人穿越地心,来到“欧洲的背面”寻找新生。
▲布市7月9日大道上的方尖碑
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在描述自己的同胞时曾戏谑:“阿根廷人,就是一帮操着西班牙语的意大利人,不仅如此,他们还像法国人那样思考,并努力想成为英国人。”
▲从1880年到1920年阿根廷吸纳了400万欧洲移民
2016年10月,小主一行5人来到阿根廷西南部的艾尔查尔顿徒步,选择落脚的木屋别墅(cabanas aires del fitz)的老板就是一位欧洲移民的后代。
这位满嘴胡茬子的卷毛小哥,一开口,就彻底把我们几个接连几日在阿国饱受“西班牙英语”之苦的亚洲人撂倒!这才是english!简直想哭!
▲仅有的1张小哥照片侧脸也很帅哦
原来,小哥的祖辈来自苏格兰。也是二战时候,为了躲避欧洲战火,远渡重洋来到这块新大陆。
然后,就在此地安贫乐道繁衍生息。
小哥说,现在还有亲戚在苏格兰,隔三差五的,就会回苏格兰看看。
▲虽然是移民之国,认同感还是很强烈
他至今也还保留着苏格兰人的爱好--养了一只超级巨大的苏格兰牧羊犬。虽然他家并没有草原和羊群。不过小哥坚定的认为自己是阿根廷人。
“i was born here仕途枭雄,i love Argentina!”
类似小哥这样,来自欧洲移民的后代在阿根廷俯拾即是。在海的这一头,想着海的那一头。这份骨子里的乡愁,或许正是阿根廷人冷漠又忧伤的根源。
◎菲
茨罗伊峰
百科小贴士:
艾尔查尔顿地处阿根廷西南边境线。因闻名遐迩的菲茨罗伊峰(Monte Fitz Roy)而为世人所知的。菲茨罗伊峰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阿根廷与智利交界处,海拔3359米。
在阿根廷境内的埃尔查尔顿和智利境内的百内国家公园均可以欣赏到菲茨罗伊峰的绝色。
埃尔查尔顿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徒步之都”。
▲el chalten 小镇入口
这是个一眼就能望到边的超级小镇,完全因徒步休闲度假旅游生态而生。
小哥告诉我们,夏季是埃尔查尔顿度假旺季,很难预定到住宿。冬季大雪封山,加上巴塔哥尼亚让人微风丧胆的飓风,几乎无人光临。
▲小镇上超过60%的人都以旅游业为生
春秋两季则是平季,游客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这样干一个旺季(夏季)蜀山飞仙,休一个淡季(冬季),闲闲散散过两个平季(春季和秋季),就是查尔顿居民的日常,旅游业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绿皮 查尔顿——“世界徒步之都”
埃尔查尔顿徒步的路径线路非常多。
官方给出的就有超过10条。
我们因为停留时间有限(仅3日),因此选择了看塞罗托雷峰(torre mountain)的laguna torre线和直抵fitz roy峰下的lag de los ters 线。
▲官方徒步导游图
抵达艾尔查尔顿是在一日正午。艳阳高照。
中午12点,办理完入住、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就按照小哥建议刘璐珈,趁着好天气,赶紧出发,运管部门争取单程3小时的laguna torre线(回来正好晚上6点左右)。
◎巴塔哥尼亚荒山
百科小贴士:
菲茨罗伊峰属于巴塔哥尼亚高原,它在巴塔哥尼亚大冰原的东部山岭中,是一系列垂直岩南部和中部安地斯山脉及巴塔哥尼亚石山峰中的一个高峰。巴塔哥尼亚气候条件恶劣,素有“风土高原”之称。
10月是阿根廷的春季,在巴塔哥尼亚,这个季节尽管天气开始回暖,积雪融化,然而依然飓风肆虐,天气阴晴不定,犹如女人的脸说变就变。
拿了一张地图说走就走。
出发的时候,阳光灿烂,一片春光明媚。
沿路出镇,登上后山小山坡,查尔顿尽收眼底,真心迷你。据说居民不过几千人。麻雀虽小,却是一处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一条小河绕镇而过。
越过小山坡,镇子越来越远,而荒原越来越近。
虽是春寒料峭,正午阳光打在身上,高原遮挡少,走走很快就热了。
周围的景致越来越原始。
山脉是棕黄色,岩石裸露,怪石嶙峋。许是因为巴塔哥尼亚飓风,这里的植被多以草甸为主。
海拔低矮处,有丛林灌木。
初春,乍暖还寒,新芽欲吐还休。色调上,也还是颜色的灰。
绿皮 冰川——太平洋来风化成雪
唯有天空,万里无云,一片碧蓝。
行路无多,眼尖的小伙伴激动地大呼:“快看,鹰!”
一只巨大的鹰,在碧空中翱翔。
荒山是它的背景板,蓝天是它的幕布。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空中那个小黑点就是巴塔哥尼亚雄鹰
从高空俯瞰,在它眼里,地面上忙忙碌碌的人类或许是无可理喻的存在。
没有什么都能阻挡,对自由的向往只爱妖孽父皇。
这才是生命的本色。只是都市森林里的灯红酒绿迷失了本心。所以,我们需要荒原,需要回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南美洲的春天
继续前行,景色越发雄奇。
草甸犹如麦浪,漫过脚踝,远方纯洁无暇的冰川跳入眼帘,撞击心田。
荒原、草甸、荆棘、山野、蓝天和冰川。
四周寂静无声。唯有风吹过“呼呼”声。
然后,是我们。
此次此刻,一期一会,好像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
天是那样的碧蓝,冰川是那样的幽然,颜色是那样的简单。
山是那样的挺拔伟岸,草甸灌木是那样的苍茫丰满。
几者同框,是如此的心灵震撼!
绿皮 苔藓化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巴塔哥尼亚的冰川多在山与山之间的。
据说是太平洋吹来的温润气流在遇到安第斯山脉后,形成雪花,落到山坳里。
经年累月,终成冰川。
查尔顿徒步,冰川随处可见罗拉芳娜。
阿根廷人还贴心的在徒步小径上安置了“最佳冰川观景点”的木牌,提示游人,拍照留影。
天蓝蓝,海蓝蓝。
大海的蔚蓝据说是折射了太阳光中蓝色光谱。
烈日之下,冰川也是洁白中泛着蓝光。
或许也是太阳折射之故。
一路上,山路起起伏伏,虽人烟稀少,但阿根人路标做得好,倒也不至于“迷航”。
地貌虽然大致相似,却又和而不同。
草甸之外,有滩涂也有碎石,接近托雷峰(torre mountain) 时,还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哗哗流过悠闲大唐。
原来,这是托雷峰(torre mountain) 冰川融化后,形成了冰湖,冰湖水溢,于是有了小河。
把手伸入河中,冰冷刺骨,寒气逼人。
小河旁边水份充足,生命也有新的样式。碧绿的苔藓,粉红的浆果赵维欢,鹅黄的小花。风物温润明朗。
最令人称奇的是,随手捡起一块岩石,竟然是块“苔藓化石”。
千姿百态的苔藓,有的形似水母,有的好像树木……
攀附沾粘在岩石上,大自然鬼斧神工,随便一块都是后现代大师级作品!
当时就有了批发回国的冲动!
大美无言,分分钟秒杀那些劣迹画师江湖艺人的骗钱之作。然终因旅途漫漫,石头太重而放弃。
重点是,那些“苔藓化石”需选择苔藓多年浸润的大石,小石头苔藓只是粘上去,尚未浸透,变成石头的纹理程前近况,只是浮在表面,黄雨桐随手一撸就掉了!
穿过“化石地带”,托雷峰(torre mountain) 近在眼前。尽管前几日已经在卡拉法特的冰川国家公园观赏并触摸了大冰川。
但身处托雷峰下,太阳高悬,一条巨大的冰川横亘在山峰之间,冰川前的冰湖波光粼粼,湖面上还漂浮着大块的幽蓝色浮冰,依然大感震撼。
所谓风生水起。湖边,大风起兮尘飞扬。
吨位不足者分分钟都会被撂倒。
冰川来风,凛冽刺骨。
另一面,阳光又极烈。
寒热交加,没几分钟,就脑痛欲裂,浑身哆嗦。
于是决定即刻返程。
◎日照金山
百科小贴士:
由于气候原因,菲茨罗伊峰(Monte Fitz Roy)常年笼罩在雪幕和云层里。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景观往往发生在晴日的凌晨,太阳光越过阻碍突然照射在雪山顶上,然后逐渐扩大,形成绝美的“日照金山”奇观邱慈云,持续20分钟左右,最后雪山整体变白,失去金色印象。
回程时,太阳西斜,气温骤降。
经过一些没有阳光照射的树林,脊背发凉,浑身冷飕飕段慧玲。
▲考眼力,能看到啄木鸟吗?
途中,偶遇一只啄木鸟。
我们这群“城市森林的农民”又好奇的围观了半日。
▲傍晚的查尔顿小镇
快到查尔顿时,已是日落时分。
夕阳将小镇染成金色,好一处世外之地。
编辑 | sasa酱
投稿 | 合作|勾搭:请后台联系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