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月全食小记-乌苏米施汗庭
今晚朋友圈被“红月亮、蓝月亮”刷爆了。不太懂天文,据说这是100多年才能见到一次的现象,也就是说这辈子只能看到这一次。凑了把热闹,扛着相机下楼去。可惜设备太差,一张成功的都没拍到……
给孩子们在课堂上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时黑糖三部曲,一般都会提到,我们是最早记录日食和月食的国家。没有进一步说明的是,古代中国人对日月食的记载是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从春秋时期到清末anjeri,史书中记载的日食共有1600多条,月食1100多条布兰登巴斯。
我们的祖先为何数千年乐此不疲的记载这些天文现象?简单说,叫做“天人合一”。和西方先贤们沉迷于世界本源这个哲学话题不太相同杨孙西,古代的中国人也关注和探究自然,但这种关注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在人本身。朱子说“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就是这个“理”,它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人类社会也需要遵循这个“理”,把它映射在人与社会的层面,对应的就是“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夏木雅子。上至帝王下至黎民,都不能违背这个“天理”,否则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这就是“天人合一”:人与社会,是宇宙的缩影;人的行为举止也要遵循宇宙运行的规律,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末世基因锁。
朱熹
古人执着地记录天象,是认为在天地运行出现异常的时候,相对应的在人间必然将会有大事发生。除了日食和月食,史书中对各种“异象”的记载比比皆是。这不仅仅是很多人理解的诸如“天狗食月”一样的传说故事,而是被一本正经的书写在各种各样的史籍中,包括历朝历代的正史。常给学生举的一个例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详细记述玄武门之变之前,很煞有介事地写了一句:“太白经天”。“太白经天”的意思是说,太白星只应在黄昏和黎明的时候出现,但是在这一天它在大白天划过了天空。按照古人的理解,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下将有大变金大人的梦。这不,这天晚上玄武门之变就发生了燕飞霞,李世民杀兄弑弟夺了皇位。
如果做一个统计,史书中对“主凶”的天象记载肯定是要多于“主吉”的,这是因为这种“天有异象”的发生,往往具有警示甚至惩罚的意味。一个昏君在位或者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史书中能看到非常频繁的“异象”。周幽王即位后镇沅信息网,《国语》中就记载了“三川皆震,岐山崩”:关中西部发生地震,造成了山崩罗明珠猝逝。岐山是周人的发祥地,“岐山崩”意味着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戏诸侯的周幽王
日食和月食在古人看来,同样是“主凶”的天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也不是每一次日食月食发生的时候都是昏君暴君在位,也有明君在位的时候啊……古人的解释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即便是个再棒的皇帝,总不是完美的,总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出现这种天象就是上天要告诫你:一方面你还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要继续努力啊;另一方面勤政爱民要持之以恒,别像唐明皇那样开创个盛世以后就瞎嘚瑟啊……《史记·天官书》里就说了:“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一般出现这种天象,皇帝总是要做出一些姿态的:撤掉华丽的装饰,换上素色的衣服,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临时性的住在比较简陋的房子中闭门思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赦和减免税赋超级医生。严重的情况,比如天启年间那次疑似陨石坠地造成大范围伤亡的“天象”事件,皇帝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向全体子民表示反省和自责,以求百姓和上天的宽宥。
由于在诸多天象中申智熏,日食和月食是格外凶险的一种,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部门(钦天监)来负责预测日月食的发生。我们现在看到《明律》中的规定,负责此事的官员如果没有及时预报,或者预报出现了错误,那是要掉脑袋的。现代科学发达,精确预测日月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三原人才网。但是在古代,由于太阳和月亮在天空的视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对日月食的预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其精准度的提高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在汉代,人们基本只能判断日月食发生的具体日期,到了唐代误差缩小到了几个小时,元明时期误差开始控制在一刻到两刻之间,清代才缩小到了一刻之内。
古人对日月食的记载虽然士出于上述“迷信”的原因,但是这些详尽的记录也为我们现代科学和史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就根据《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在郑这个地方黎明时分发生了日全食,因此天亮了两次)的现象,通过日全食发生的规律性和能够观测到的地域范围,推断出了周懿王元年精确的历史纪年金宥妍。
2009年8月1日甘肃武威地区出现的日全食
说回今晚发生的月全食。古代对月全食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殷商甲骨之上。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出土的一块牛骨上刻有“壬寅贞月又戠”的文字。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科学家推算,这次月全食出现在商王武乙时期,时间为公元前1173年7月2日。(不要问我这个日期具体是怎么推算出来的,赵珈琪我也是一知半解啊……)
古代最著名的一次月全食发生在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11月14日。它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唐代诗人卢仝就这次月全食写了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月蚀诗》。之所以说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因为在古诗中很难见到篇幅如此巨大的。全诗一共1700多个字,这里就不引了。
这么长的篇幅,卢仝自然不会是用它仅仅来描述月蚀的过程。古人说“诗言志”,其实诗不仅可以“言志”郑桂桂,往往还用来讽喻。元和四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自为留后,等待朝廷走个下诏敕封的形式以后,就可以正式接任节度使了。这是安史之乱以后那些较为独立的地方藩镇尤其是河北三镇的惯例张梁胜,但这次王承宗偏偏遇上了立誓要削藩的宪宗皇帝。削藩没错,错就错在如此重大的战役,宪宗派了一个宦官吐突承璀做主帅。后果可想而知,安史之乱以后武将本就骄横,怎会甘于受一个阉竖的指挥。整个战事损失惨重,无功而返。第二年宪宗皇帝不得不承认了王承宗成德节度使的地位,正式下诏任命。从此之后以至唐亡,收复河北三镇的希望便不复存在了后宫谋生计。
唐宪宗李纯
仔细读卢仝这首诗,主要讽喻的对象就是唐玄宗以后日渐严重的宦官弄权。诗中所言“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妖道练气士,被蟆瞎”发泄壶,正是借用蛤蟆食月来讽刺皇帝宠幸宦官最后反受其害水口山oa。宦官问题从唐玄宗宠幸高力士开始,到唐代后期越演越烈。到了宪宗在位的元和时期,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宪宗在位十五年,自始至终宠信宦官,最终身死阉竖之手。当时在朝为官的白居易、独孤郁、李绛等人,屡有书谏,但都被宪宗当了耳旁风。卢仝写这首诗的目的,也在于此。他希望皇帝能够远离吐突承璀这些宦官,重用贤臣,重振朝纲。诗中写道:“岁星福德,官爵奉董、秦。忍使黔娄生,覆尸无衣巾。”就是在以古讽今。“董”是指董贤,汉哀帝的幸臣;“秦”是指秦宫,东汉梁冀的嬖奴。董、秦皆以善媚取宠,显赫一时。黔娄生,春秋时齐国的高士,不求仕进,死的时候穷得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卢仝用董、秦和黔娄生的际遇做鲜明的对比,其意不可谓不深。
从卢仝的这首诗来看,古人以天象喻人事,即便我们用今人的观念去解读,恐怕也不仅仅是“封建迷信”四个字如此简单吧。